近日,湖南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获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多项殊荣。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获评2019年度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市非遗中心郑良、江华县郭辉、江永县、零陵区唐浪、祁阳县蒋少华5位同志获评2019年度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个人,袁祁利、赵庚妹、胡欣、梁伟红、李江元5位传承人获评2019年度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优秀传承人。
永州历经2200多年的城市发展,当地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各级非遗项目 3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6项、省级项目16项、市级项目 96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92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人、省级传承人 10人、市级传承人120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12家。
近些年,随着非遗越来越火,大众想要进一步了解和参与非遗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致力于推动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助力扶贫,推动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让非遗更好地“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
进一步推动非遗惠及大众。永州市举办“非遗过大年”“ 永州市非遗健康周暨永州市首届非遗电商直播带货助农扶贫季直播”等品牌非遗活动。同时,组织优秀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女书习俗》《零陵花鼓戏》《零陵渔鼓》《东安武术》等与项目所在地学校建立了协调机制,与学校采用联合办学、教授、传承人赴学校传承教授等方式进入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 祁阳县白水镇竹山村陆续建成了祁剧广场、祁剧博物馆、祁剧演艺厅、祁剧传承中心等,自2016年起免费开设祁剧传习班,已培养240余名小,20多名孩子被省内外戏剧院校录取。女书习俗国家级代表性传人华创办的“静华女书院”长期接待各类专家学者。
加强非遗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祁剧新创大戏《向阳》获第六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新创剧目”,创作改编的作品《贺府斩曹》获得 2019年度湖南省综合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以 《女书习俗》项目创作的《女书组歌》之《女书魂》入选湖南第十四届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歌曲类。宁远《九疑木雕》传人毛刘军的《木雕·蝶恋花》荣获 201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优秀。《瑶族长鼓舞》《道州龙船赛》《东安武术》《瑶族织锦(瑶族八宝被制作技艺)》《永州异蛇酒技艺》《祁阳粙米鱼制作技艺》等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亚州文化和旅游”展、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祖国长盛非遗常青——庆祝中华人民国成立 70周年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活动”。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永州市江华瑶族长鼓并被评为“我最喜爱的乐器”。以《瑶族织锦》和长鼓为元素的“瑶茗”瑶族苦茶系列包装设计包装入围第一届“马栏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三百强。
强化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在全省率先与永州经开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局举办“永州市非遗传承人群线上创业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新时代的购物需求、审美需求,消费方式,同时,为非遗人群提供创业免息贷款,支持非遗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助力扶贫。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与市扶贫办、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目前,永州市已有11家非遗企业被纳入省级扶贫工坊之列。现全市县城规模的企业有近30家,江华的瑶族服饰技艺(《瑶族织锦》八宝被制作技艺),在县城目前已有服装厂 10余家,零陵《异蛇酒酿造技艺》《乐塘皮鼓制作技艺》、祁阳《粬米鱼制作技艺》、江华《瑶香制作技艺》、宁远《村土陶制作技艺》、新田《石羊醋水豆腐制作技艺》《陶岭三味辣椒制作技艺》、双牌《江村剁椒河鱼制作技艺》《瑶族引子茶》等产业已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良好,《瑶族引子茶》项目引进外地客商合作,年产值9000万元,解决当地150人就业。祁阳根据《粬米鱼制作技艺》项目创建的“曲渔坊”品牌,是当地扶贫产品,公司2016年就实现电商销售突破 2700万元,解决300多人就业。
新时代赋予非遗新的时代价值,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将继续做好非遗时代价值的新考量,不断推动非遗在经济建设、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有推背图 详解效作用,让人民更有获得感,让社会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让非遗文化代代传承。(楚亚男 郑良 中国网长义)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