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一本漂在水上的书,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无桥不成村。或许绍兴人最有资格说一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还要多。
绍兴被称为桥乡、桥都、桥城,一是因为桥多,据1993年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因此有万桥市之称;二是古桥多,绍兴目前保存完好的宋以前古桥有13座、元、明古桥41座,清代古桥550座;三是桥梁品类多,被称作桥梁博物馆,绍兴石桥营造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绍兴古桥群(共13座桥)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虽然绍兴的古桥被拆毁了不少,但它现存的古桥数量,从一个城市来讲,仍然是全国之首。绍兴古桥之多,文化底蕴之厚,不仅许多初来绍兴的游客不知其真面目,就连许多老绍兴人也不知道其历史渊源。
荷湖大桥,正规的名字应该是登瀛桥。关于这座桥的建成有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荷湖村的村民想在荷湖上建一座桥,但是建造的时候,不知何故,屡建屡倒,建桥工匠们怎么也无决这个难题。有一天,他们正在休息吃香糕(老绍兴的一种点心)时,一位年迈老者经过,向工匠们讨要香糕吃。工匠们看他可怜,就分了一些香糕给他吃,没想到,老人拿到香糕并没有吃,而是用它们摆出了桥的框架,工匠们看后恍然大悟,按照老人所给的方法,终于建成了荷湖大桥。原来这老人是所化,点拨了工匠们之后便笑着离开了。现在看来,荷湖大桥桥墩都是用石块堆砌而成,似乎确有香糕的模样,十分有趣可爱。还有另一个传说是这样的:话说荷湖大桥初建时屡建屡倒,某天龙王太子腾云驾雾而来,匍匐在荷湖大桥上,村人纷纷闭门不出,生怕。好不容易等到巨龙离开,村人才继续修建荷湖大桥。神奇的是,这座石桥被龙太子压过之后居然再也未曾倒塌,而桥型也因此呈现出巨龙一样的弯曲状。更颇具色彩的是,荷湖大桥桥面上至今还有一条清晰明显的纹,绵长蜿蜒,仿佛印证了龙的传说。
此类故事众说纷纭。但在荷湖大桥东面香火旺盛的荷湖小庙内,佛龛的庙堂墙体里,嵌着一块立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的石碑,抬头为募修荷湖塘碑记八字,应可作为有关荷湖大桥的较早、较完善且较实的史料记载。
根据碑文所述,如今已屹立数百年的登瀛桥(荷湖大桥)和两个有关。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释氏主持建造荷湖桥,乡人为纪念他的功绩,为他塑雕像,建祠堂,铭记在心。但由于荷湖桥的东西两岸的堤坝是由沙泥筑成的,被潮水常年冲击很容易坍塌,雨雪天则桥面泥泞,过往行人常常摔倒受伤。康熙年间,另一位上人玉通释氏慨然出面修筑湖塘,重病在身依然不辞劳苦。塘堤修筑完成后,牢固,终于不再坍塌。康熙二十七年,荷湖乡里的儒生陈尚扆深感两位上人的功勋卓著,于是写下此篇荷湖塘碑记,以纪念玉上人的行为,追溯普上人的功绩。
相比登瀛桥这个文绉绉的名字,老一辈的荷湖人更愿意叫它荷湖大桥。他们谈论荷湖大桥,带着一份虔诚,还有许多年相伴的熟稔。桥的故事留存在无数乡人年少的回忆里。荷湖大桥像是荷湖人生活中的老友,走街串巷时经过它,远远望一眼,它在宽阔的水面上,站成了。
绍兴古桥不仅形式齐全,构造完整,为别处所少见,其中不少古桥还常常与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和名人诗文联系在一起,如因夏禹治水遗履不蹑而命名的夏履桥,朱买臣覆水拒前妻的覆盆桥,王羲之为老妪题书于扇的题扇桥,陆游怀念唐婉的春波桥等。
众多的石桥不仅是水乡绍兴的显著标志,更为绍兴增添了许多文化记忆。这里就来说一说题扇桥的故事吧。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戒珠寺前有一半圆形单孔石桥,名为题扇桥,这座桥就和王羲之有关。
一个夏日的傍晚,王羲之访友回家,途经蕺山街东侧的一座石桥,见桥栏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提一篮六角竹扇,满脸愁容地叫着:卖扇,请买一把竹扇吧!王羲想,这老婆婆中午时就在这儿叫卖,卖了半天,怎么还剩下这么多呢?莫非是由于扇子制作粗糙而无人问津?王羲之前去,捡起其中一把看了看,原来由于南方天气潮湿,梅雨季节,阴天多雨,老婆婆所卖的六角竹扇都已经有些发霉了。他问老婆婆:老婆婆你这扇子多少钱一把?老婆婆见有人问价,眼里充满了希望地问答:二十文钱一把,您看这么多竹扇,几天都没卖出一把,少几文也卖你。王羲之说:我教您一个方法,保您的竹扇能卖个好价钱。他向老婆婆要了五把扇,跑到桥上的一家茶肆里,向伙计借来笔墨,在这些扇面上写下了清风徐来四个行书大字,并在左旁落款署名,然后把它还给了老婆婆。老婆婆见自己洁白的扇面被王羲之写上了字,忙拉着他的衣袖不放:我全靠这几把扇子过生活,你在胡乱写了字,非赔不可!王羲之见她不解己意,笑着安慰老婆婆说:婆婆不要性急,有人来买扇,你只要说是王羲之亲题的,每把售价可达一百文钱!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桥上就挤满了买扇的人,老婆婆卖得高价,对王羲之感激不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王羲之的这件好事,就把他题过扇的这座石桥取名为题扇桥。
现存的题扇桥是在清道光八年(1828)的,桥梁横跨府河,全长18.5米,桥面广度一丈三尺,东置17级台阶,西置20级。桥上有龙门石7块,均镂空雕刻蛟龙喷水等图案。桥面、拦板和拱券几乎是同一圆心的圆弧,为绍兴石桥所少见。桥西南侧立着晋王右军题扇桥石碑,由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
河流是自然,而桥梁是文化;河流了陆地,而桥梁实现了沟通。水是构成绍兴民俗的重要底色,是绍兴传统文化最核心、最主要和最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而建构于水面上的桥梁,则是绍兴水乡的纽带。每一座桥梁,都与一段绍兴的历史、绍兴的文化相关。它们不仅联结水巷的民俗与风情,也联结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可以说,绍兴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记忆都和桥密不可分。就拿迎亲过桥来做例子吧。迎亲过桥的民俗由来久远。《诗经•大雅•大明》中有云: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指的就是周文王为了迎亲而在渭河之上用船联结起来搭成一座浮桥。
旧时绍兴城内也有迎亲过桥的习俗。新轿从夫家抬出去接新娘时,常常不是径直去女家,而要绕道抬去城内福禄桥、万安桥、如意桥转一遍,抬回新娘的花轿,再循原过三桥到夫家,每逢过桥,则必鸣炮,讨取吉祥平安的彩头。甚至有些姑娘出嫁也要到这三座桥上去转一圈,图个吉利。
随着时代的变化,婚礼逐渐变得西化、简化,婚车代替了花轿,迎亲过桥的习俗已难再见到。在绍兴古镇安昌却还在每年腊月风情节时向游客展示水上婚礼、迎亲过桥的风俗。不过,与绍兴城区的花轿过桥不同,安昌的新娘是坐着乌篷船过桥。
安昌古镇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河南岸为民居,北岸是商市,两岸之间古桥相连,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从镇东到镇西,共有石桥十七座。接有新娘的乌篷船从安康桥开始,沿着河流依次经过安康桥、寺桥、弘治桥、瑞安桥、安吉桥、三板桥,最后到民俗风情馆下船上岸举行婚礼。这样的婚礼仪式虽然带着表演性质,却是旧时安昌婚俗的生动再现。
绍兴古桥所具有的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垂虹玉带门前来,名桥出越州,绍兴古桥文化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绍兴古桥的故事,你会更加了解绍兴。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