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落实习总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持续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培育发展“两茶一柑一菜一药”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1.落实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扛牢产粮大市责任,把粮食生产摆在“三农”工作首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户到田的责任制,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3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落实早稻集中育秧170万亩,切实增加早稻面积。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继续扩大优质稻比重,在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再生稻种植。大力推广新技术和关键增产技术,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林地、幼龄果园(茶园)和不适合种植水稻的严格管控区等资源发展旱杂粮生产,全年完成播种面积135万亩。严格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和地方临储收购政策,落实地方储备规模,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地方粮食储备运行机制;严格做实地方成品粮储备,督促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加强智能粮库建设,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测,深入推进粮食生产机收和烘干减损,持续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依法从治粮食购销领域系统性。
2.稳定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大力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产能,聚焦生猪养殖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持续推进落后产能替代工作,重点做好集饲养、屠宰、加工、冷链、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全产业链生猪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稳定生猪年出栏680万头、年末存栏550万头以上。实施肉牛肉羊提质增量行动,支持家禽、牛羊集中屠宰,推动由活畜禽调运向冷鲜肉品调运转变。抓好东安鸡、九嶷山兔、肉鸽、禽蛋等特色畜禽和特色水产品养殖,持续推进种质资源普查和工作,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小镇。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加强完善城镇保供蔬菜提质升级,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结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中低产果菜茶园提质。全面推进柑橘品改。
3.扩大大豆油料作物面积。优化油菜生产布局,推进稻油轮作试点,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推进高产油茶建设,加大油茶低产林扶持力度,全年完成油茶新造5万亩,油茶低产林15万亩。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全年完成大豆种植面积32.5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引导农民能种、会种、种好,全年完成种植面积12.3万亩。
4.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及入股等方式依法依规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全年新增30亩以上种粮大户800户以上。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十代”(代育秧、代旋耕、代机插、代管理、代防治、代收割、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模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发展。鼓励服务组织通过整合、信息共享、环节协作等方式,开展联合合作,组建服务协会和服务联盟做大做强,带动小农户种植粮食作物。深入实施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加大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推广应用,确保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以上,机插机抛率提高5个百分点。
5.落实“长牙齿”的耕地硬措施。全面推行耕地田长制,层层签订耕地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 ”、终身追责。落实耕地利用全程一体化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统筹划定“控制线”。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现象。全面开展耕地检查,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耕地的监督。开展耕地抛荒排查治理三年专项行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6.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方案,确保耕地面积只增不减,按照时序要求完成2021年度46.3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快推进2022年度50.5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切实加强后续管护。推进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加快毛俊水库及涔天河灌区等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安全保障工程。加强“五小”水利建设。
7.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水文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修复水毁灾损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沟渠疏浚和水库、泵站建设及管护,优化升级气象灾害监测区域站网,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准备保障工作。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属地责任,配齐配强专业人员,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做畜共患病源头防控。加强县级兽医实验室和动物卫生监督指定通道建设。加强外来入侵防控管理,确保生物安全。
三、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落细监测帮扶措施。抓实监测、帮扶和风险消除等关键环节,提升防止返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常态化排查、部门信息数据筛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简化识别程序,及时处置因灾因病因疫返贫致贫等苗头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应纳尽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施策,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常态化排查“障”和饮水安全风险,保持问题动态清零。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保障和关爱救助。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储备,建好用好县级项目库。盘活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促进其持续发挥效益。对标巩固脱贫后评估要求,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扎实做好巩固脱贫后评估工作。
9.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持续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加强原产业扶贫项目后续培育,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增支持到户类产业帮扶小额信贷2.5亿元以上,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衔接资金安排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占比要逐年提高,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达到55%以上。落实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培育、公益性岗位优化、“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等就业帮扶措施,确保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低于4万人,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并略有上升。
10.加大对重点帮扶村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脱贫村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支持力度,逐村制定帮扶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强化驻村帮扶管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等率先在重点帮扶村开展试点。严格落实到县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70%要求。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统筹抓好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建设和治理、产业就业帮扶等工作,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
11.持续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切实将蔬菜、柑橘、茶叶、油茶、中药材打造成百亿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通过扩建、兼并、重组的方式,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散户流转的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产业,年内新扩建3个万亩、6个五千亩、15个千亩。落实市、县领导领办机制。重点实施蔬菜出口“百亿工程”,年内蔬菜出口增长20%以上、出口货值突破100亿元。继续实施产业链企业“培优倍增”计划,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招商,确保年内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到480亿元,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0个、投资额44亿元以上。继续做好“永州之野”农产品系列统一包装和“永州之野”直播平台建设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业农博会和节庆产销对接活动,办好柑橘、蔬菜等专题节会展会,积极开展“圳品”认定,力争品牌农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以上。用好东安鸡、宁远血鸭、蓝山金牌牛杂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饮食品牌,在把“永州一桌饭”打造成精品的同时,推出永州本地的招牌菜、特色菜。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广应用国家追溯平台湖南应用系统,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追溯平台管理。
12.加强县域产业和商业体系建设。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县域支柱产业,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小镇发展,支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星级农庄建设,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特色产业格局。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有条件的行政村电商覆盖率达到100%。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建设一批乡镇邮政、快递网点和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基本实现乡镇有网点、村级有服务。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支持农产品区域性产地冷链物流设施、乡镇冷链仓储配送节点、村级田头仓储保鲜库等建设。加快乡镇农贸市场、集市标准化升级。
13.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严格落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和“消薄攻坚”行动,通过盘活资产经济、做强产业经济、做活服务经济、开发融合经济、探索“飞地”经济等途径,发展一村一市场主体,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机制,实现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壮大,富裕村做强的目标。2022年全市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薄弱村全面消除。市、县两级领导要带头开展办点示范,推动人财物向乡村集聚,以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提质。有序推进“村社分账”,选择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落实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励机制。
14.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巩固长江禁渔,强化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全面推进智慧渔政建设,始终保持对非法捕捞利益链条的严打态势。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深化实化河长制工作,扎实开展“河长履职强化年”活动,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河长”信息化系统平台,提升河流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支持种植经营主体推广使用测土配方肥。稳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水平。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5.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做强中心村,建设乡村新社区,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加快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管理依据“全覆盖”。继续推进“四好农村”建设,加强乡镇通公和农村旅游、资源、产业建设,新增10个乡镇通以上公,提质617公里农村公,实现一批市级以上乡村旅游景点、特色产业园区通双车道公。继续完善814公里农村公沿线交通安保设施,提升农村道通达能力。有序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与,逐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巩固农村电力保障水平,补齐电网薄弱地区供电短板。继续实施农村通讯网络提升工程,推动光纤宽带网络覆盖,逐步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推进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道交通、农田水利等设施的巩固提升。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集中连片利用,特色民族村寨。加强村庄风貌引导,规范村民建房管理,大力“微”。
16. 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继续加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三下乡”活动向经济薄弱村倾斜,支持建设一批健身活动中心、健身公园、文体活动广场等文体设施。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深入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继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津补贴,提高办学质量,办好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专科联盟的带头引领作用,推动紧密型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医务人员实行“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构建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通过对口帮扶、远程医疗、专科联盟等方式,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推进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规划建设,鼓励有实际需要的行政村(社区)建设居家养老设施。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行基层公共服务“四化四办”提升行动,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及效能。支持金湘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等各类村级金融服务点的使用和推广,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便利的基础金融服务。积极推进村级商业的规范化建设,新建一批村级连锁商店,加强对夫妻店、小卖部等村级现有商业网点的标准化。
17. 改善农村人居。推进农村人居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抓好农村改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示范创建村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屋场)建设试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新增6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覆盖率提高到75.3%,建设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创建省级水美湘村示范村2个。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体作用。持续深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人居常态化管理。
18.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项行动”,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深化乡镇干部“组团联村 五抓五促”工作机制,整合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向乡村集聚。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百示范·连村联创”行动,推进100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选树100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村党组织、100支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挂职,打造11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连村联创”示范片,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整体提标提质。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增强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功能。
19.厚植文明乡风。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将农村陈规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固定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以及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采取“自下而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方式,重点整治农村大操大办、、“黄赌毒”“脏乱差”、不孝不尊、酗酒斗酒等陈规。鼓励农村在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耕文化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农村平安稳定。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振兴 同行”活动,扎实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和乡村建设。优化升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乡村辐射,村(社区)法律顾问从“有形全覆盖”向“有效全覆盖”转变。结合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创建,全面推进“五老+新乡贤”调解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体系,强化乡村“永州快反135”机制运用,深化“一村一辅警”建设,充实村级“义警”力量,不断提升村级安全防控能力和水平。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枫桥式”创建活动。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铲除“”“村霸”“沙霸”“矿霸”等农村滋生土壤。加强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展无疫小区(村、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与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农村应急主动发布终端建设。加强农村道交通、消防、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及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21.探索乡村善治途径。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丰富拓展零陵区、江华瑶族自治县村务监督月例会等工作经验,各行政村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覆盖,搭建村民说事、议事、监督、化解矛盾和促进乡风文明的平台,充分发挥农体作用,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广应用“清单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小微、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清单,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扩大积分制覆盖范围,拓展积分应用领域。注重发挥好乡贤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22.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2022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35%以上,且不低于土地出让收入的5%。支持发行专项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引导和撬动工商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建立健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推广专属信贷产品,推广“乡村振兴担”“裕农共享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引入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建立产权流转交易与金融服务联动机制,依法合规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经营性资产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对进入市场交易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持续推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县为单位统一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采用县聘乡管村用等方式,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完善鼓励返乡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力争三年内每个行政村招引2至3名能人返乡创业带富。大力推进“贤能治村”,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中吸纳懂经营、善管理、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小分队联村帮扶活动,推行团队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对口帮扶模式,力争3年内派驻乡村各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依托永州大学(原湖南电视大学永州分校),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每年培养农民大学生800名以上。用好永州市农村和青年农民培训中心平台,依托湖南大学、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等,采取“农民点单、买单”的方式,整合“党建+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资源,全市每年培训农民8000人次以上,并做好服务。
24.抓实农村重点。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身份确认工作,逐步完善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制度,重点抓好宁远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农村宅和管理两个国家级试点。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年内新创建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个、家庭农场省级示范40个。深化农业水价、粮食监管体制机制。
25.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健全基层干部关爱激励机制,落实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要求,开展乡镇“五小”设施和周转房建设达标提质行动,向乡镇倾斜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
26.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全市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三农”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职责。推进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协调规范化制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任务落实机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责。天天向上 蒋梦婕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