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务院在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将广州定位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定位出了这样一个信号: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景观日益现代化的同时,要将城市中历史文化的命脉更好地保存。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广州既着力城市中的“旧”建筑,又通过“微”等方式更新城市文化面貌,用展会、演出等形式打造“新”广州文化品牌。“旧”与“新”之间,一个生动立体多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正呼之欲出。
“90后”白领杨小姐日前从西南某城市飞到广州旅游,首站是广州花城广场,她在新中轴线上走了一圈,还在海心沙码头跟江对面的广州塔合照数张,她对广州的第一印象是——摩登!而第二天当她走在恩宁的骑楼街上时,她觉得好像置身于另一座历史古城,这时她对广州的感受是——厚重!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与”国际论坛上,世界大都市协会高级顾问苏尼尔·杜贝表示,广州既有代表历史的五羊雕塑景点,也有珠江新城的新景观,“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未来,两者对广州同等重要”。
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二字被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为了在这两个字上做好文章,广州用心颇多。2014年12月,酝酿了10多年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正式生效,将广州26个历史文化街区划入范围,分别制定规划。这是广州规格最高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去年11月,修订一新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条例》也顺利面世,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名录,作为的依据写入《条例》。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已经公布了两批历史建筑名录,总计478处历史建筑。
在广州市中心城区,恩宁、上下九等街区地理优越,不乏开发商“打主意”,不过,广州的城市管理者早有规划,前些年就决定决不搞大拆大建,取而代之的是更新。
广州市委任学锋曾经提到,广州的老旧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居住着世代相传的老广州人,要把老旧小区更新作为民生大事,实施老旧小区更新行动计划。
为此,广州在“三旧办”(旧厂、旧城、旧村办公室)基础上建立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局,这是全国首个城市更新局,其和责任就在于,让广州完成从城市扩展到城市优化更新转变,盘活低效土地。
以广州城西的荔湾区荔枝湾涌为例,它流经广州多个历史文化街区,沿途有不少遗址名迹,被誉为“岭南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不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荔枝湾涌难逃恶化的命运,生活和工业污水汇入河涌,荔枝湾最终成了一条臭气哄天的暗渠。
后来财政支持荔枝湾涌实施了历史文化性整治公益性项目,揭盖复涌,两岸景观提升、建筑整饰、古建修缮、堤岸建设、光亮工程、截污清淤、调水补水……一系列之后,荔枝湾涌已成为“羊城新八景”之一,成为了广州一张新的亮丽名片。
这就是广州的城市更新,没有大动作,而是微。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曾指出,微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办法,核心是将人和物结合起来。没有大拆大建,却能不断增加居民的舒畅、方便、惬意。
数据统计,目前全市2831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约7000万平方米。广州已出台《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2016年推动了58个更新项目,共24.5平方公里,计划到2020年实施完成城市更新42—50平方公里。
梦见大海涨潮
由著名导演邢时苗打造的情境体验剧《船说》,从今年2月起在“珠江红船号”上上演。《船说》讲述的是百年前广州红船戏班粤剧名伶的爱情故事,同时利用现代高科技、移动舞台的方式进行了演绎。这是广州在岭南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方面的一次尝试。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二字如何体现?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肖毅强在参加相关论坛时就表示,广州要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越是地域的、越是面向未来的,就越能立得住。
类似《船说》和红船的文化项目,就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品牌,并且这样的方式大有成为广州文化品牌的趋势。广州市政协学文委副巡视员郑雪梅认为,桂林有印象刘三姐,杭州也有印象西湖,这些都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品牌,广州也需要一张这样的名片和品牌,让人们能够记住这座城市,并更深刻了解城市文化内涵。
同时,广州正在将海上丝绸之的文化内涵注入到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中。据悉,最近广州正在申请海上丝绸之的相关世界文化遗产。广州文史学者黄淼章认为,要谈历史文化名城,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没有是说不过去的。
此外,近来接连不断的展会也正在擦亮广州的文化品牌。在12月初举办的“2016第二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上,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欧彩群表示:“文博版交会将体现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号召力,为广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内容,也为广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打通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