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永州人文历史 > 正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浅谈竹子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类别:永州人文历史 日期:2020-1-8 15:47:21 人气: 来源: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为丰富、竹资源开发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文化中,竹子有虚心、有节、坚韧不拨、傲雪而立和长青等喻意,是与梅花、兰花、菊花相提并论的四君子之一,竹子也因为青翠挺拔的英姿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历代中国文人不啻笔墨的赞美竹子,竹子,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竹文化。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说过,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中国文学、艺术、绘画、园林、音乐中,竹子是常见的主角,中国人对竹子的感情已渗入骨髓。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学会了将竹子用于生活之中。在陕西半坡新石器遗址中就出土了许多留着竹编织物痕迹的陶器,浙江吴兴钱山新石器遗址也出土了许多竹编的篓、箩等竹制品。到了夏、商时期,先民们制造的竹器更加实用,工艺也更加精美,已经开始在这些竹器中溶入了中华文化的特征。这些竹器样式多样,适用场合各不相同,有些还是当时“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竹簋便是祭祀祖先时盛装粟米的器物。《礼记》记载当时的贵族在家祭时,男性执盛酒的青铜壶,夫人捧装有粟米的竹簋,将祭品献给祖先享用。

  周朝的下层百姓盛装食物除了陶器之外,还有竹子做的箪。这是一种装饭的器物,制作比较粗糙,孔子称赞他的高徒颜回时说颜回非常贤德,吃饭毫不讲究,“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说明竹子在当时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竹文化是以竹子为载体的一种文化,除了竹子本身的特性之外,它所制成的各种礼器、乐器和文化用具,以及竹子代表的象征意义,都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一直受到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和追捧。

  在中国文学中,有很多与竹子有关的诗歌。从早初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到《诗经》中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再到《尔雅》的“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焉”,无一不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它身上的坚韧、虚心、有节、耐雪的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的理想相一致,所以很多文人士子喜爱竹子,到了一日不可无竹的境界。

  秦汉时期,人们用竹子制作竹鞋、斗笠,用竹子制作女子的竹簪、竹笄,食用竹子的竹笋,住在竹子建成的房子里面,用竹子制作推车和桥梁,用竹子制作毛笔、竹简,可以说竹子已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竹文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了它的高峰。这一时期随着士人们旅游的兴起,竹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文人的诗、画之中,甚至风吹竹子发出的声音也被人们喜爱并模仿。晋人中有许多擅长引亢高啸的士人,他们“啸”的声音有一大部分就是模仿风吹竹林的响声。《拾遗记》记载阮籍善于长啸,其声若“风吹竹折之钟磬之音”。盛弘之则爱听“风吹楚竹,如箫管之音”,并引发灵感,谱写了琴曲《风过竹》,成为一时佳话。

  魏晋士人对竹子的喜爱近乎偏执。他们将五月十三日定为“竹醉日”,这一天士人们要移植翠竹,并携带美酒至竹林痛饮,写出咏诵竹子的诗歌,不醉不归。这一天,一些女子也可以参与植竹活动,上演过许多佳话。当时有一首《冉冉孤生竹》的诗歌就描述了青年男女在竹醉日相遇产生爱情的场景:“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这是借竹子对道出爱情的祝福,希望男女之间的爱情如竹子般长青,感情如竹一般天天向上。

  魏晋时期戴凯之编著的《竹谱》是我国最早的竹子专著。这本著作“以四言韵语记竹之种类,而自为之注,文皆古雅”。书中记载了七十多种竹子的特点、习性、栽培方法和养护方法,将能制作出优美音调乐器的钟笼竹摆在竹子的第一位。我们知道,竹子是“八音”之一,“丝竹”代表音乐,而竹制乐器的特点是“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借竹子表达了君主思良臣的求贤之意。

  为了表达对竹子的喜爱,魏晋士人多喜欢外出时手持一根竹杖。这是当时士族外出的标配,而制作竹杖的竹子以筇竹为上佳。筇竹又名“扶老竹”,制成的手杖别名“扶老”,其实很多并不老的士族也手不离杖。这个习惯据说来自,据《拾遗录》记载,曾经在山中隐居,不与交往,只有五个白发老者常来拜访,这五老全是清一色手持筇杖,他们与一起谈论大道,而的“道”又是魏晋士族热衷研究的对象,所以士族们也如五老一般,筇杖时刻不离手。

  竹子不单有文人的文化属性,也与中国的侠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位女侠客越女青青便是在竹林中练成的剑法,而她在见越王勾践之前,也曾与袁公在竹林比剑,袁公手持竹剑,在与青青交手时飞身上树,化为白猿而走。而青青与三千越甲比武,手持的也是一根翠竹,结果大获全胜,让范蠡目瞪口呆。

  竹子还是中国文化中“爱情”的。据说尧帝生有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帝。在舜帝南巡途中死去葬于苍梧山之时,两位追到洞庭湖,眼中的泪水化成鲜血,染红了洞庭山上的翠竹,从此这些竹子带有红色血斑,成为独一无二的“湘妃竹”,湘妃竹从此成为相思的象征。这个故事未必是真实的,但以竹做为爱情的,也是中国竹文化的一大特色。竹子也是中国文化中“孝”的代表。竹子中有一个品种名叫“慈竹”,又称义竹、慈孝竹、子母竹。竹高至二丈,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老少相依。杜甫有《假山》诗云:“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而王勃的《慈竹赋》更是称它“共根连茹,一本千茎。年深转密,岁晚弥荣。一可以厚骨月,一可以敦友生”,慈竹因其新旧密集,老少相依成为母慈子孝的代表,是中国式家庭伦理观的直接反映。正如一首诗中所说:“慈乌亦有儿,慈竹亦有孙;孤儿称丈夫,敢忘祖母恩!”

  魏晋时期有七位杰出的文人,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他们常聚在竹林之中,以竹子“寒风不变终身节”自许。七人不拘礼教,傲视,将竹子当成自己的知音与伙伴,寄托他们的情感。另一位名士王徽之也是极为爱竹,他听说有户人家种有一片极美的竹林,便慕名而至。主人请他坐,请他喝茶,王徽之宛如没有听到一般。在盯着竹子欣赏了良久之后,王徽之讨得一根竹鞭,大笑而去,回家后在自家庭院种下,后来长成一片小竹林,王徽之常带友人观赏,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耳!”

  唐宋之际,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更加频繁,竹文化受到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竹子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竹子也更加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特别是盛唐之际,经济繁荣,思想,人们利用竹子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器物,竹文化更加繁荣多彩。

  竹子在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扮演了许多重要角色,它是制纸的原料,也是盐井的主要支撑物,更不用说竹子制作的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了。人们对竹子的喜爱越来越多,在歌咏竹子的同时,出现了以竹子为主的绘画作品,统称“墨竹画”。唐宋时期有很多擅长画竹子的画家,从萧悦到文与可,再到苏东坡,都是此中高手。而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等大诗人也留下了许多咏竹的诗歌。白居易还写过一篇《养竹记》,将竹子的特点总结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竹子比喻成正直的君子。

  东坡观竹图苏东坡是个“竹子狂人”,他有一首著名的诗名,叫做“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在苏老先生看来,人瘦了可以长胖,但人要是不爱竹子,成为俗人,便是无可救药了。我们知道苏先生最喜吃肉,他曾创制了“东坡肉”以饱口福,但与竹子相比,他可以断然肥美味甘的肉食,转投到竹子的怀抱。他在流放岭南时,见到当地人吃竹笋,曾经对着竹笋大哭,说岭南人欠竹子一个道歉,此老之真趣,可见一斑。在苏东坡的思想里,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竹子在中国画中一直是重要的主角,画竹第一高手非文与可莫属。成语“胸有成竹”就是形容他画竹子可以闭着眼睛一挥而就,因为“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他对竹子太熟悉了,太喜爱了。他的作品《墨竹图》画的是一棵倒悬的竹子,茎干虬曲有劲,枝繁叶茂,如龙飞凤舞,又似天外飞仙。这幅作品以竹喻人,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顽强不屈的,在逆境中仍然向上的倔强,不畏逆境的坚强品格。他画的是竹,但通过竹子流露出来的是中国文人士大夫那种逆境中保持本色,敢于斗争的品质。这也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

  郑板桥是另外一个画竹的高手。他一生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他画的竹子,总是立根悬崖峭壁,但顽强向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他画的是竹,但体现的是他自己。

  中国古代的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竹子可以说兼收并蓄了中国百家思想,它是一株普通的植物,又是“一肩担尽高风亮节,披一身翠绿安然自若”的谦谦君子。它的品格和风骨,正是中国历代无数文人追求的高风亮节。它是仁人志士追求的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家国情怀,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谦虚品质,是“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的,是“清风何方来,过我孤竹君”的淡泊,而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梦见钞票

  

关键词:舜帝孝文化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赞助: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