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永州人文历史 > 正文

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全文)

类别:永州人文历史 日期:2019-6-13 7:30:36 人气: 来源:

  周公解梦梦见洗头《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已由永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8年10月31日通过,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8年11月30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0月31日永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18年11月30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与管理,继承和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国文物保》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对象包括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地名,古道桥,古河湖水系和古树名木等。

  第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

  第四条 市人民统一领导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和监督管理工作。市人民可以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监督,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由市人民。县(区)人民可以参照设立。

  市、县(区)人民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和管理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乡镇人民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和监督管理工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做好有关工作。

  第六条 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化(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相关工作。

  第七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志愿活动或者提出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和宣传工作。

  市、县(区)人民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和励。

  第八条 永州古城和道县、宁远等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古城重点以下古城格局和历史文化街区:

  (一)古城格局:体现城址格局关键要素的古城墙、城门、码头、护城河等;构成古城街巷格局的内河街、大西门巷、小西门巷、太平等二十七条道;构成古城山水格局的香零山以下潇水及沿线,桃溪及小石城山,西山、东山等;

  (二)历史文化街区:柳子街、解放南、老埠头等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以及围墙、石阶、铺地、驳岸、树木等历史要素。

  第十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物。永州古城重点历史城区内柳子庙、零陵文武双庙、朝阳岩石刻、淡岩石刻、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廻龙塔、李达故居、《永州八记》和“永州八景”相关遗迹等各级文物单位。

  第十一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历史建筑。未公布为文物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市、县(区)人民可以列为对象并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在城市发展与建设史或者某一行业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反映当时的建筑工程技术和科技水平,建筑形体组合或者空间布局在一定时期具有先进性,体现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

  第十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民俗、传统戏剧、优秀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场所:

  第十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等规划的内容和组织编制、审批、修改等程序,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编制应当注重整体,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与之相联系的建(构)筑物、街巷、山河水系、绿地等物质形态和要素,充分展示历史文化传统。

  第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的范围包括核心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在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遵循以下:

  (一)在核心范围内,除新增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确需新建、扩建的,应当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批准之前应当征求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二)在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确定的建筑控制要求,应当传统格局,延续历史风貌,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第十五条 经依法批准的规划,不得擅改;确需修改的,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十六条 规划、建设、文化(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规划,加强对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有关的建设项目的审查、监督和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

  市、县(区)人民应当加强对各类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各类对象的状况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 市人民应当按照对象分类建立名度。经国家、省、市人民批准公布的对象,直接列入名录。市人民对名录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调整。

  因不可抗力导致对象灭失、损毁,或者因事由需要对名录进行调整的,县(区)人民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调整名录,经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等程序后,由原批准单位按程序批准并公布。

  第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应当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增加对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投入。

  第十九条 市、县(区)人民应当对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文物单位、历史建筑设置明显的标志,标明范围。

  第二十条 加强对文物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登记、建档及管理,对具有突出价值并且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逐步申报为各级文物单位。

  市、县(区)人民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需要,制定文物单位和未核定为文物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措施,并公告施行。

  第二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对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市、县(区)人民应当通过提供必要的场所、资金等方式,鼓励、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发掘、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培养传承人,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展示、展演等传承活动。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立责任人制度。责任人依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履行责任。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的责任人为所在地县(区)人民;所在地跨县、区的,由市人民指定。

  传统村落的责任人为所在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跨乡镇、街道的,由其所在地县(区)人民指定;所在地跨县、区的,由市人民指定。

  (一)国有的,其代管人为责任人;没有代管人的,其使用权人为责任人;代管人、使用权人均不明确的,房屋主管部门为责任人;

  (二)非国有的,其所有权人为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无法与所有权人取得联系或者房屋权属不清晰的,代管人为责任人;没有代管人的,房屋使用权人为责任人;

  (三)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代管人均不明确的,所在地房屋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或者村(居)民委员会为责任人。

  县(区)人民应当根据前款明确责任人,并书面告知。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任人的确定提出的,由县(区)人民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历史城区慢行交通,交通结构以绿色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为主,减少机动车进入和穿越历史城区。

  历史城区实行交通总量控制和分区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以绿色公共交通为主的机动化出行体系。适度发展水通,开发特色水上旅游线。

  第二十五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修缮的需要,组织编制修缮计划,经本级人民批准后组织实施。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规划和修缮计划的要求,负责对历史建筑的和修缮。

  市、县(区)人民应当从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和修缮给予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市、县(区)人民制定。

  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应当组织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信息管理系统和名录档案,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历史文化名城相关信息的采集、录入等工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相适应,实现、利用与传承相协调。

  (三)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将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作为公共场所;

  (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在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

  第三十一条 对象的合理利用,应当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支持开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文化研究、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体验、开办展馆和博物馆等特色经营活动或者公益活动。

  第三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鼓励整理、挖掘、研究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区域品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第三十 违反本条例,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县(区)人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未依法对对象的状况实施监督检查,或者对经批准的对象的、利用情况监管不力的;

  第三十四条 、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等,由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其处罚。

   文章来源于博贝棋牌850游戏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赞助: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