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永州经济 > 正文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类别:永州经济 日期:2018-9-6 3:17:55 人气: 来源: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十二五”以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按照自治区党委、确定的“8337”发展思和市委提出的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战略,深化,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开展二次创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整合了要素资源,理顺了管理层次,一、二、三产业实现长足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迈上了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前茅。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的攻坚期,也是开发区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实现“二次创业”的决胜时期,为更加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开发区健康发展。特编制《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期科学谋划开发区发展思、发展战略、产业体系、空间布局、重点项目、支撑体系和推进措施等重大问题,指导园区未来五年的建设和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和宏观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开发区在区域经济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基本方针和战略目标,构建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设计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工,提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配套建设重点,策划开发区重大投资项目,制定保障规划实施措施,为规划期内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3、《自治区人民关于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5]126号)

  本规划范围包括如意总部、金川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空港物流园区、沙尔沁工业区6个工业园区和沙尔沁镇,规划面积240平方公里。

  本规划是开发区中长期、综合性和战略性规划,在开发区规划体系中具有核心和主导地位。本规划经批准后,开发区内各项经济活动和项目建设都要遵循本规划的指导。开发区各专项规划、项目规划、年度计划都要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思,体现本规划的旨和要求,落实本规划的项目和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以来,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提出的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战略,深化,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开展二次创业,拓展了发展空间,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前茅。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时期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13亿元,年均增长5.8%;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1亿元,年均增长5.8%;实际利用外资累计7.5亿美元;出口创汇累计完成24.7亿美元,年均增长23.4%;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56亿元,占全市的7.1%,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基本形成了以伊利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创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阜丰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发酵和生物医药制造业;以众环数控机床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晟纳吉光伏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利乐包装为代表的包装材料产业,为推进产业多元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开发区布局不断优化。随着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开发区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如意工业新区新增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拓建了沙尔沁工业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如意工业新区实现由工业园区向总部经济园区转型,形成了自治区最具活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通过腾笼换鸟,把工业项目向沙尔沁工业区集中,金川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科技研发、电子商务、金融会展等为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园区,将金川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科技创新园区;加快出口加工区和白塔空港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尝试开展了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保税服务业务和金属矿产进出口业务,启动申建综合保税区工作;重新启动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2012年3月将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202平方公里整建制划归开发区委托管理,明显地提升了开发区发展空间。

  突出矛盾和问题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集中度、集聚度、集约度不高。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业,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存量不厚、增量不足的现状没有改观,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缺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现有企业产业链不长,新项目还在建设期,增长较为缓慢;二是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及内设机构至今没有各级编制部门审批的行政机关“三定方案”和事业单位“五定方案”,开发区管理机构既非行政机关性质也非事业单位性质,处于无编制、无职能、无机构状态,在审批、协调办理具体事务中困难重重,严重制约开发区的发展;三是建设资金保障力度不够。开发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可用财政资金有限,每年用于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扶持企业发展和民生投入等财政支出数额巨大,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四是“产城融合”不足,辐射带动力弱,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随着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开发区所属的金川、如意工业园区已由工业为主转型为以科技研发、电商、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市区,居民小区和常住人口激增,但相应的社会公益事业,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居民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贫乏,社区管理、社会保障功能不全;五是缺乏统一规划布局。随着“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也在不断扩张,原有的金川、如意两大园区已经不再适合发展工业,而新确定的沙尔沁新区和整个开发区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整体发展规划,缺乏统一的有机的发展布局。

  从国际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将推动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区域性生产分工结构也将随之进行重大调整,这对开发区传统产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的契机。

  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长江沿线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为开发区发展进出口资源加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难得的历史契机。

  从自治区发展看,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快“呼包鄂”协同发展,明确发展功能定位,对于开发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提供政策支持。

  从发展看,“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引领地区,为推进开发区提质增效提供巨大政策支撑。

  从开发区自身发展看,随着开发区空间不断拓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落地,建成投产后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开发区的发展后劲,壮大开发区的经济实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深入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重要讲话,按照“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战略转型”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构筑起新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生物医药及生物发酵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服务业“八大板块”的特色产业体系。统筹优化“六园一镇”的空间发展格局和内部功能分区,着力形成功能互补、产城互动、集群发展、联动互促的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着力打造功能完备、服务高效、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服务支撑体系。努力把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一带一”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中国西部地区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改善要素禀赋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协调发展。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推进,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艺水平,强化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工业企业升级步伐,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节能生产设备,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发展。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建设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参与区域经济分工,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全方位提升对外水平,以促转型,以促,以促发展。

  ——共享发展。以人为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富民、惠民和安民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园区从业者的基本民生,实现整个园区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力争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前列。逐步建成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完善的科技型现代化园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9%;服务业营业收入(服务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5.80亿元,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

  科技创新。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生态环保。资源集约开发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目标控制在国家考核目标以内。资源产出水平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生态进一步改善。

  区域带动。金川北区、如意总部区、沙尔沁镇产城融合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对经济贡献率由20%上升到30%以上。

  行政效能。园区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

  空间布局。按照高起点、高水平的要求规划100平方公里工业区,对40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进行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三轴、三片、双服务区”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三轴”即沿209国道南北向新区发展主轴,沿丁香大道东西向发展次轴,沿货运专线东西向发展次轴。“三片”分别沿南北和东西向主轴线布置,链接整个大的外部区域,加快沙尔沁工业新区与区、盛乐工业园、云计算产业园一体化。“双服务区”即生态农业服务区和生产性服务区。

  功能定位。以沙尔沁工业区为依托,打造乃至自治区工业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产业示范园区。沙尔沁工业新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业、食品产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产业、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业、技术服务业、进出口贸易和综合保税服务业、生态观光农业等辅助产业,力争成为首府的试验田、对外的窗口、科技自主创新的孵化器、发展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文明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惠民示范区。规划为1个镇区、7个集中安置组团区域,对工业区内的村庄进行合理集聚,重点建设回迁安置房、公租房、新城镇居民区、专家高管生活区等居住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医院、金融、商业、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

  空间布局。按照“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思,构建“两轴一带,多区片”的产业空间布局。“两轴”分别指一横一纵贯穿如意总部的两条交通要道。“一带”为地处如意总部的如意河沿河景观带。“多区片”是指电子商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会议会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区片且相对集中。

  功能定位。以如意总部为依托,打造行政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等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总部经济示范园区。推进工业园区向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会议会展、健康服务业转型。打造首府中央商务区,引进会计、财务、审计、法律、代理、认证、评估、咨询、租赁、广告等中介服务业。培育现代金融业集聚区,依托区内现有的金融机构优势,增强金融中心功能,集聚银行、保险、证券、租赁、典当等金融产业企业。建设科技研发产业聚集区,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开发等战略性新型产业作为研发创新重点。吸引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科研院所落户如意总部。以现有的公寓住宅为依托,加大社会养老产业。加快医疗保健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打造总部健康养老集聚区。将如意河沿河景观带定位为休闲旅游服务业集聚区,以蒙元文化的融汇性、多样性和性为特色,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突出如意河两岸的景观设计,打造具有蒙元文化特色的滨海景观,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文支撑。

  空间布局。以呼准公为纽带,在呼包铁两侧形成南北呼应、交织融合“二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建成“产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体、科技高新区、“美丽西出城口”。努力打造金山—金川宜企、宜业、宜居、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的首府西部新城。努力把南区建设成为高科技、外向型、环保型、现代化、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西部走廊重要节点,高科技外向型、环保型工业新区。

  功能定位。以金山—金川高新技术为依托,打造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按照城市综合体、科技高新区、“美丽西出城口”、“产城融合”的功能定位和“二建三改五创五突破”的发展思,积极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北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城市管理水平,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新型第三产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产业,重点完善园区医院、学校、文体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等社会服务功能,努力打造金山—金川宜企、宜业、宜居、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的首府西部新城。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园区的工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着力打造“一个、六个中心”,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广中心、区域性电子商务培训孵化中心、对蒙俄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呼包鄂电子商务物流分拨配送中心、民族特色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中心、社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自治区及电子商务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引擎。以电商大厦为平台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孵化和企业转型升级。

  空间布局。在1.0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继续完善加工工业区、监管仓储区、管理服务区和公用工程区四个功能区的职能,拓展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报税展示业务。进一步转型升级,建设面向蒙俄、欧盟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功能定位。打造面向俄蒙及欧洲为主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抓住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契机,继续完善加工工业区、监管仓储区、管理服务区和公用工程区四个功能区的职能,拓展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报税展示业务,进一步转型升级。着力引进中外跨国企业在开发区设立采购中心和进口物资分拨配送中心、设立检测维修和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探索快速通关新模式,着力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努力把出口加工区打造成全自治区贸易集聚区、部地区物流集散区、面向蒙俄和欧盟为主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空间布局。按照“一轴二心五组团”的发展空间结构,其中“一轴”为阿拉坦汗大街城市空间发展轴,“二心”为西侧国际企业总部中心,东侧产业服务中心,“五组团”为国际企业总部组团、科技研发组团、高职组团、现代服务业组团和会展组团,努力建设集商务办公、科技研发、高职教育、商贸展示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东部新城核心引擎。加快推进形成“一核二区、四集聚、三联动”空间架构,从空间布局上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功能定位。以目前3平方公里核心规划区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产业为主体,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以京包高速、绕城高速等便利条件为依托,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物流总部经济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同时发展商品交易、行政服务、城市服务、社区配套等综合性城市功能,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东部核心发展区。以教育科研、产业研发为主体,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以京包高速、绕城高速等便利条件为依托,发展商品交易、城市配送、电子商务、物流信息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以现有的大学高职园区为基础,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重点培养企业孵化器,发展职业教育和配套服务为主的高职组团;结合机场搬迁,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展示展贸和会议中心;以高品质新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商务办公、商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国际企业总部。努力把白塔空港物流园区建设成呼和浩特国际物流总部、呼和浩特高职教育与科技研发服务区、呼和浩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东部新城核心板块区。

  空间布局。以38.5万平方米的中国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为载体,以三个国家级、三个自治区级创业孵化单位入驻为平台,按照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业”的创业创新的驱动战略,打造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高附加值产业集聚的“四高”,创建“草原硅谷”。

  功能定位。以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打造首府乃至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高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高附加值产业集聚”的“草原硅谷”和引智创业示范园。用好“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块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国家人事部“千人计划”、自治区“草原英才”两项评选活动的平台,落实“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服务支撑”三大措施,重点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科技创新人才,推荐国家和自治区级的科技人才。大力引进、扶持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科学方面的科技项目。

  空间布局。沙尔沁镇面积202平方公里。拟分三个区块进行规划:规划工业建设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规划生产型服务业建设用地规模:40平方公里;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现代设施农业用地规模:6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沙尔沁镇的东北部(B区)、东部(F区)南部(E区),呼鄂城际铁的西侧及阳光大道的南侧(A区),其中,沙尔沁工业园区东北部区域,209国道于该区域中部穿过,为开发区的现代服务区。该区以云计算下游产业为主导,在水库以东的东水泉、东什拉乌素两个村,靠近金盛的范围内进行布局,利用金海调蓄水库及二道凹水库的水面资源,发展庭院休闲农业;沙尔沁工业园区东部区域,位于209国道以东,紧邻金海调蓄水库,主要发展观光型农业规划用地12.7平方公里;209国道东侧南部区域,东临云计算产业园区,南侧紧邻盛乐工业园区,现状生态条件较好,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基本农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域,形成以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光伏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总用地25.2平方公里;呼鄂城际铁西侧,现状农田较为集中区域,主要发展生态型农业,规划用地18.1平方公里。沙尔沁镇最南端主要发展科研型农业,靠近现状起步区,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可以在近期就取得较快发展,主要是以科研型农业为主,为当地土壤改良及优质新品种种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规划用地8.7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沙尔沁镇“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光伏示范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如意、金川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功能新区为依托,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富民惠民示范园区。继续推进沙尔沁镇“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和人居工程整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步伐。继续推进工业区沙尔沁光伏小镇工程建设,完善“村改居”、回迁房、公租房、学校、医院、市民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整村推进的拆迁村实施“村改居”的同时,逐步引导更多村民向中心镇转移,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提高居住质量和水平,打造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的集中生活区,努力使沙尔沁镇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过上更美好生活。如意、金川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机制体制、方法手段的创新,全面提升开发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水平,建设开发区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

  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业较发达的优势,依托伊利乳业集团、三主粮集团、塞宝燕麦公司、麒麟肠衣公司、家园食品等龙头企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大力发展肉类加工、果蔬加工、高端乳制品加工、燕麦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以利乐包装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及天昊纸业等与上游产品关联度大的企业。加强仓储、物流营销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生物医药及生物发酵产业。发挥及周边具有丰富的中蒙药资源和生物工程所需的农副产品原料的优势,依托开发区现有的阜丰生物、齐鲁药业、双奇药业、大唐药业、兰太药业、惠丰药业、元和药业、普泽生物等生物科技企业雄厚的生物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开发区自身产业基础,以生物工程、生物发酵为主,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生物产业。积极推进双奇药业、大唐药业、惠丰药业、元和药业、兰泰药业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发新产品,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以毗邻的云计算产业园为依托,以创维电子、TCL王牌、北特通信、方维电器、银安科技等现有电子信息企业为基础,优化要素配置,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延长产业链,促进电子信息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云计算服务、通讯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高性能集成电等生产性服务业。

  新材料产业。以及周边地区新材料资源为依托,以开发区现有的科林埃尔光伏材料、晟纳吉光伏材料、日月太阳能、大有光能源、华升高岭土、金瑞稀土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材料,大力发展硅产业,以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电池、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主导,兼有单晶硅、硅片等电子信息材料与新能源及信息产业形成链条,做大做强打造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产业。以精诚绝缘子、众环数控、富特橡塑机械为代表的企业为龙头,创造条件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装备、电子信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农牧业机械装备、煤炭机械装备等专用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装备。提高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集聚水平。

  精细化工产业。依托自身资源和开发区现有的宇航人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以煤化工下游产品为原料的医药制剂、农药制剂、工业制剂和食品添加剂。

  1、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沙尔沁工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麒麟明珠胶原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胶原蛋白肠衣系列产品项目。3、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金宇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项目。4、科林埃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3GW电子材料产业园区。5、昊辰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材料。6、如意区勤达科技有限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7、安成钢结构有限公司型钢构件及新型建材生产建设项目.8、巨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外墙保温材料建设项目。

  现代物流业。整合运输、货代、仓储、加工、整理、装卸、配送等物流功能,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发挥开展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试点优势,完善开发区第三方物流网络。创新物流发展模式,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智能化管理水平。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物流企业来开发区设立物流服务外包后台服务中心。加快建立第三方物流重点企业认定制度,实现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强化物流服务标准化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科技服务业。依托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十三五”末建成国家自主创新。完善科技应用服务体系,推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建设,提高孵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人才的能力。重点引进煤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促进研发新的和产业化。

  金融业。依托入驻总部的自治区、市两级国资、财政、保监等财政金融监管机构,发挥其集聚优势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在现有金融企业的基础上,引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尤其是引进恒丰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一级分行,形成现代金融产业有效集聚。

  电子商务。以金川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如意总部经济为依托,推进与国内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合作,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呼和浩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吸引电子商务类企业集聚,深化普及电子商务应用,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

  工业旅游和文化休闲产业。以4伊利工业旅游企业及三主粮、麒麟肠衣、日月太阳能、宇航人、科林埃尔等工业企业为依托,以东河、如意广场、金川文化广场、金川电子商务产业园、沙尔沁工业区等景点为景观打造四条工业旅游线,建设滨河旅游商业街区,推进沿河楼宇引进国内外著名消费品牌形成集聚效应。会同自治区、市旅游部门,在如意总部筹建草原文化旅游超市。

  1、代建管理局历史文化名城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建设项目;2、代建管理局美术馆建设项目;3、博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共租赁住房项目;4、呼和浩特春华水务集团新客站广场建设项目;5、博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留学生创业园项目;6、自治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园项目;7、大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泰中心高层住宅项目;8、天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泰董事汇项目;9、福兴房地产公司乌兰财富中心及国际酒店项目;10、万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万铭总部项目;11、日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日信大厦项目;12、利丰汽车技术服务贸易园项目;13、上海绿地集团“产城一体化”项目。

  依托沙尔沁镇规划的100平方公里农业区,大力向农业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和生产资料,发展施化农业、大棚经济、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夯实区域经济基础,形成区域内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工业的良性发展局面。

  充分利用好开发区政策和的优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发展,走“企业+产业+”的发展思,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小康村建设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示范、引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改变单一种植玉米的现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产高效种植业,稳定发展畜牧业,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提高市区的蔬菜供应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优化品种结构,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稳步发展畜牧业。“分散养殖与规模养殖并举”的原则,着力培育养殖大户,选育、引进、扩大优良品种,推广新的养殖技术和办法,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集约化生产,将一大批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以提高科技水平,当好科技型农民;以增强务工能力,当好技能型工人;以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当好经济能人为重点,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素质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转移后的择业能力。

  1、庭院林果观光住宿区;2、休闲垂钓园;3、花海园;4、采摘园;5、农家乐及游乐体验园;6、光伏农业园区;7、机械化生产区;8、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区。

  推进集约发展。立足提升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绿色集约发展战略,切实强化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措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把开发区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科技创新型示范园区。一是科学制订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引领,科学高效有序开发,对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所有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供地、统一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加强对引进项目投资强度动态监管,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二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生态开发区建设,严格资源节约和准入门槛,着力引进新型节能环保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兴绿色产业体系。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高效特色农业和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精品农业。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首府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区。三是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开发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人才、技术、资本、项目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对高科技人才的股权投资、人员落户以及相关配套政策予以落实,竭力为高端人才的创业和生活营造优质,构建首府高端人才的平台,打造的“人才大厦”。着力培育引进国家级、自治区级工程研发中心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加快科技步伐,形成产业创新集群。

  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引进和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项目审批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严格监察、控制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污染物排放和单位产出耗能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标准之内。积极开展余热回收利用,发展热电联产,合理利用蒸汽、热能等二次能源与周边热能企业建立供热管网链接,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实行热能、电力的优化利用和分配。充分利用沙尔沁工业区光伏产业集中、集聚的优势,结合镇区和村庄整合,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光伏示范小镇”,在公用设施、商务楼宇推广分布式功能系统,推进生活节能,采用绿色照明,节能型电器,建设工业区配套的高端政务、商务、服务中心。

  加强。调整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使用清洁能源,锅炉燃料逐步改为清洁能源。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农户日常生活和取暖改为清洁能源。鼓励利用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太阳能蓄能和电热综合利用等能源。健全环保监测网络,加强对沙尔沁工业区空气质量的监督监测。要重点解决颗粒物超标问题,通过解决油烟污染,改善建筑工地、道运输,妥善处理好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强化固体废物源头控制。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各类废物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综合利用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控制园区内扬尘,改善空气质量。

  推进绿色园区建设。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工业新区为目标,按照“点”(向、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各产业园内部的小型绿地和公园绿地)、“面”(各产业园之间的绿化防护带以及大面积的的农田绿地)、“线”(连接各面的道及高压走廊及绿化廊道是沙尔沁新区的绿化)结合的复合式、立体化建设,构建多层次绿化网络,绿化和建设用地相互穿插的生态化、园林化格局。道绿化景观、绿地等绿化工程面积达到552.3公顷,绿地面积达到35%。

  1、建设道绿化景观带。打造8.5公里长的209国道起步段的绿化景观带。建设“十一横十一纵”主干道两侧宽10—30米的绿化景观带,其中高标准建设大街、丁香大街、阳光大街、思源北、创新北、胜利北“三横三纵”六条主干道两侧绿化景观带。

  2、公园绿地广场。新建如意公园。利用大街南侧现有林地高标准建设占地250亩的城市公园。新建高压走廊防护绿地。按规划确定的高压走廊范围建设宽度180米长5400米(凯旋北至209国道)的防护绿地,绿化面积97.2公顷。209国道思源北、胜利北、创新北、小平北等5条主干道与高压走廊交叉处建设5个节点的游园。种植大树、配置绿化、小品和休闲景观等设施。新建展览馆广场。在建设规划展览馆的同时,辟建3万平方米的广场绿地。

  3、提升片区和入区企业厂区绿化。提升和阳光大道以南,昭君大街以北如意片区的道绿化景观水平。同时,提升和完善入区企业厂区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打造观摩沿线多个企业厂区绿化美化景观,沿街企业全部采用透景围栏并进行垂直绿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节能环保,推行废弃物品的再生利用,鼓励垃圾分类企业入区,形成上下游产品相互利用的良性经济循环,减少废弃物,构建绿色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和工艺,提倡循环用水、节约用水。建立园区和企业两个层次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加强重点行业用水管理,实现地表水、雨水、雪水和工业用水综合利用。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有序推动开发区的扩区升级。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区规划面积和界限。按照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优化调整开发区内部产业结构和项目布局,实现开发区有序发展。加强开发区准入管理。制定以建设规模、投资强度、技术水平、影响、产出效益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准入标准,完善退出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不符合规划、准入要求的项目不予核准、备案,不予批准建设用地和评价。创新开发区管理机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管理机构。突破行政区划,加强开发区整合,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采取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推动跨地区合作共建,实现开发区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共育、共治、共享的局面。

  市政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开发区综合能力,为开发区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开发区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生产、生活基本功能,建立起能够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以高起点规划沙尔沁100平方公里工业区,以高标准建设40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加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水、供热、天然气、排污水、雨水等7个地下管网建设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沙尔沁污水处理厂、热源厂、垃圾处理厂,启动沙尔沁弱电工程建设。新建一座19万立方米/日的水厂,两座12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两座天然气门站,四座220KV变电站,十一座110KV变电站,实行以电热厂为主热源,大型燃煤、燃气锅炉房为补充的集中供热体系。

  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式交通网络,推进开发区建设发展。本着“道优先”的原则,依托主城区和新机场,沙尔沁工业区按照城市快速、主干道、次干道、支和慢行专用道五级设置,规划为高新一街、文苑、瑞华、如意大道、樱花大道、环湖、福园、丁香大道、阳光大道、盛裕和机场快速、凯旋北、小平南北、创新南北、聚民、胜利、水仙大道、G209国道、群贤等“十一横、十一纵”棋盘式网状道主网架。修建贯通209国道至金盛的主干道,以及呼鄂城际铁、京包银西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北通主城区、南接新机场、内联工业区各个功能区域和盛乐园区,外达呼大高速、呼朔高速、103省道、京包铁、呼准铁,构建“式、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化建设,增强协调发展活力。依托主城区现有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等网络资源,以及中国电信云计算信息园、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呼和浩特云计算科技城,中国联通西北(呼和浩特)云计算,云计算产业园,重点引进云计算、大数据、软件信息、电子商务、材料信息,培养和引进互联网人才、云计算人才。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沙尔沁工业区网络通讯光缆铺设,无线传承与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宽带数据网络、数字电视网络、4G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在信息、视频、通信业务领域进行三网融合。加强沙尔沁工业区宽带信息网、数字电视网和云计算互联网等网络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云计算这一新型战略性产业。整合开发区各类资讯,依托开发区门户网站平台网络数字技术,充分发挥网上服务功能,建设“、公开、为民、务实”的网上。利用“互动交流”、“政务咨询”、“主任信箱”等栏目倾听民声、,主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进数字中心、数字接待中心、数字办公系统建设,以及数字社区、数字企业建设。

  创新人才发展。着力推进园区人才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召开企业管理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适应园区发展需要的党政管理人才、职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研究人才和技能型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人才储备,加强梯次重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与各类技术学校合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技工进行专业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本地高新技术人才,建设一支高新技术人才队伍。竭力引进引领型人才,以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聚集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到园区创业发展;着力打造管理型人才队伍,以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培养造就具有成熟管理经验、战略眼光和市场掌控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全力培养技能型人才队伍,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大力引进职业技术院校,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

  创新产业发展。结合各园区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转型升级的实际,千方百计超前谋划引进大项目入区。一是围绕金川、如意建设首府新市区的现实,重点策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商业贸易、学校、医院、文化体育馆等社会民生投资项目,从提升综合交通网络、商业服务功能、公共教育卫生体系、人民生活等方面全面推进首府新市区的建设。二是围绕打造首府先进制造业,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线,依托现有的绿色食品产业、光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策划一批大项目入区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配套率;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依托出口加工区、空港物流园区、如意总部,重点策划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不断聚集;以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为目标,依托沙尔沁镇土地资源优势,探索土地流转制,重点策划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入区。三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孵化器和开发区现有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吸引一批科技、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项目入区投资,鼓励一批技术含量较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海外留学人员投资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平台等项目。

  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开发区“试验田、体制机制创新区”的先行先试的引导作用,推进开发区管理服务体制、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三位一体”,按照“小,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和“综合性,大部制,扁平化”的要求,在机关内部全面推行“身份档案制,岗位薪酬制,全员聘用制,运行公司制”的模式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年度考核,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形成一套全员聘用(任)、绩效考核、动态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富有竞争力的激励薪酬制度体系,培养一支可靠、业务过硬、精干高效、业绩突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积极营造干事创业、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全市的和制度创新做出贡献。二是理顺关系、简政放权,把市授予开发区的各项审批权限全部落实到位,按照依区、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一盘棋,一张图,一套表,一个章”的思,删减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组建开发区政务大厅,打造快捷高效的发展平台和法制化、国际化的投资软。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对开发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等方面给予信贷支持,支持在开发区开发、运营企业依照国家有关上市和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产品筹集资金,为开发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扩大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机构及商业银行合作范围,探索建立一套“投保贷一体化”的新型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多方引进各类资金,积极探索同社会资本共办“区中园”,大力推进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产业园区”项目,大力推进温州工业科技园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在工业用地年租制、土地入股、设立发展基金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有利于工业快发展稳发展的投融资体制。

  创新科技应用。积极推进开发区科技进步新载体建设,完善和巩固壮大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孵化园、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载体,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和科技的。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资本化、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战略、把“呼包银榆”列为引导培育6大新的地区性城市群的战略机遇,以科学系统的发展思为引领,瞄准国内外500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资引智并重,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研发机构,促进由引进资金向引进全要素转变。以重大项目和帮扶企业为抓手,集中全力,精准发力,力争在引进培育一批的大项目方面取得实效,做大工业增量。

  做好项目储备。通过多种载体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加快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吸引力。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对园内知名企业、高新企业重点招商。各园区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生物医药及生物发酵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业、高附加值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民生等产业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搭建对外平台。以呼和浩特至法兰克福国际集装箱货运专列为载体,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将出口加工区打造成欧亚桥梁通道上的重要物流节点。以机场迁建和建设蒙贸易区的有利契机,打造升级版的面向俄蒙、欧盟为主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和空港物流园区。一是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通过与国内外枢纽机场口岸合作及区域物流枢纽和节点的对接,建设物流信息化平台,提升通关效率,建设国际中转货物监管设施,构建空空、陆空联运体系,积极拓展国内外航线,支持境外航空公司、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呼和浩特机场设立办事机构;二是打造航空快运,促进跨境电商发展。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加快建立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建设区域重要的航空快递中转、集散与配送中心。适时推进国际航空快运业务的发展,发展面向俄罗斯和蒙古国乃至欧洲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建设我国重要的跨境电商业务组织中心;三是推进中外产业合作区共建。规划建设、中蒙、中韩及中日等中外合作共建产业区,重点在航空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临空制造业以及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加强合作,打造中外合作先行区和示范区。

  创新对外新体制。完善化、信息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实行首问负责制、联系企业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等高效的服务机制,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金融政策。不断优化金融生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具有开发区特色的金融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特别是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积极推进银企合作,架设银企沟通桥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向企业提供信贷的力度,实现产业与金融互动,破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瓶颈。培育和引进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促进股权投资市场发展,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贷款风险分担、风险补偿、信用激励机制,对创业初期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通过筛选,向金融机构和机构重点推荐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完善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企业采用债券、股票、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并给予政策扶持。

  产业政策。对现有政策性法规进行清理,制定和实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围绕国家鼓励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力度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和项目进行申报和推荐。引导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部发展的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专项资金,争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的创新扶持资金。不断扩大扶持内容和扶持范围。对进入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的企业均给予经营场地租金优惠和创业资金扶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开发区内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平台、品牌创新平台等研发机构,给予开发区财政用“科技三项经费”支持。用足用好国家、自治区、扶持企业发展政策。

  人才政策。继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方位推进人力资源建设,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定向供需复合型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多渠才引进机制,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的作用,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和自治区“草原英才”人才计划,着力吸纳一批能够跻身国际领先地位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对自主创业及握有创业资金的高技术人才,在融资、经营场地、知识产权等方面政策倾斜,降低创业门槛,实现高端人才的集聚。建设一流的人才服务交流平台,鼓励各层次人才的良流与互动。

  土地政策。实施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统一开发、统一供地、统一管理措施。通过对土地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对区域内用地规模、产业布局、交流设施等进行全面安排,实现合理布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保障开发区基础设地的需要;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需要;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需要,保障民生、社会事业项目用地需要。积极推进沙尔沁镇土地整理、土地征用工作,依法依规征用土地,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科学用地、合理用地、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适度增加居住、道、绿化和公共设地。加强开发区内项目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批准后的管理,严格管制土地用途和项目开工、竣工期限,提高已批未用土地开工率,提高现有土地产出效率。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建立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对占地两年以上未开发建设的项目,收回土地,重新配置项目。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完善沙尔沁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组织专场招聘会、技能培训会,建立人才就业储备库,鼓励园区内企业聘用本地劳动力,促进当地农民就地转移;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建立开发区主要领导和直属部门包村包户联系制度;加大开发区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激励园区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对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加大区内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协调快速发展。加快制度创新,采取“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调动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积极性,努力开辟社会民间资金进入开发区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落实新建商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有关政策,满足社区需要。到2020年金川工业园区建成完全小学1所,初中1所,如意总部建成小学1所,沙尔沁光伏示范小镇建成小学1所,初中1所。招聘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引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开发区发展需求,积极发展适应产业升级、高新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开展对企业职工、农村劳动力、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围绕建立健全为开发区居民提供公平、优质、便捷和负担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保障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启动金川工业园区和如意总部综合性医院建设,启动沙尔沁光伏小镇卫生院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到2020年,园区和镇医院完成建设,每个社区每个村建成一个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对食品经营单位、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的全方位卫生监督执法。

  加大文化体育发展力度。围绕建立友好、宜居和谐开发区的目标,要特别重视文化体育事业的建设,推进开发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市场两大体系的建设,不断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开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金川工业园区、如意总部、沙尔沁光伏示范小镇文化中心(站)和社区文化室、村级文化室的达标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筹建沙尔沁文物展示馆,营造健康文化,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塑造文化品牌,全面树立和提升开发区文化形象。在发展体育事业方面,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完善全面健身组织网络,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加强和完善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在每个社区、每个村至少建成一处1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服务设施。

  促进创业就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开发区“六园一镇”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共同进步。开发区要立足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保障事业,推进基层建设,提高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水平,以更多的民生投入,助力开发区创新创业。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试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年度测评、末位淘汰等用人机制。建立园区管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管委会的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市场化创新,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基础上成立开发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公司。加强部门协调协作,从开发区发展大局出发,齐心协力、全力配合,形成大力支持、管委会统一管理、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格局。

  每项工作都要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每个环节都要责任到人,及时准确执行情况,确保各个阶段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相关各部门要分阶段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开发区重大问题的监测预警,定期向市委、市报告执行情况。建立常态化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创新开发区与发达地区、周边地区工业园区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飞地园区。积极创新开发区基础设施共建机制、招商引资项目合作机制、园区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生态和污染物处理联防联控及责任共担机制等,确保合作开发区顺利运行。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赞助: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