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是苗族祭祀祖先的节日。泛腊耳山苗区(铜仁、松桃、凤凰、花垣、秀山等地)有苗族青年天灵射杀的传说,查知刺客是苗疆的天灵,天灵被害,据说被害这天是六月六日。于是,每逢此日,苗胞便云集将军山下,吹哨呐、唱苗歌、跳鼓舞,祭奠先烈,吉祥,未来和希望。
清晨,赶歌会的群众已成群结队,在山头、溪边、公两旁攒动,许多身穿对襟开衫、头缠花黑条巾,手拿带钓小花布伞的年青小伙子,在一群群盛装俏丽的苗家姑娘中穿来游去。如果男方看中女方,就用小花伞去钩对方手、腰,小小的花布伞成了沟通情愫的工具了,如果姑娘看中小伙,就频频传送秋波,使眼色。
苗族花鼓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苗族花鼓,它是一种慢鼓,鼓声雄壮浑厚。据收集,凤凰苗族花鼓的套就有一百多种。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到坪场进行鼓舞表演赛。
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苗族的“边边场”风俗,奇异精巧,别具风味。苗族男青年,一旦长到十岁,就开始了谈情说爱,他们利用走亲访友的方式多方与姑娘接触,初步掌握了一些情况后,就可以进一步的试探。试探的方式是利用赶场的机会主动去找姑娘,多是在地角场边,或者在行走的途中,进行试探活动,故曰赶“边边场”。试探的方式是奇巧的,男的与姑娘见面后,就以向姑娘讨东西的方式来试探姑娘愿不愿意相交。比如在赶场的途中讨糖、讨果子,在山上相见讨菜、讨水。一旦讨东西成功了,说明姑娘愿意和你相交。
苗家花带,织花带,是苗家姑娘最盛行最喜爱的一种习俗。在苗家,从女儿长到七八岁起,母亲就要教她做针线活,待到十岁左右她学织花带,如果母亲技艺不高,还要请寨子里花带技术最高的妇女来教。有的女孩子,从母亲或姐姐那里初步学到织花带技术后,就在本寨子邀同龄伙伴,三五个在一起,互相技艺。待到编制技术日趋成熟之后,姑娘也大了,就往往一个人躲在房中编织出色鲜艳的花带,表达少女的爱情。苗家姑娘,往往拿自己编制的花带作为礼品相赠,特别是姑娘有 了意中人,就把花带作为爱情的信物相赔,以表示以身相许,爱情纯真。
湖南古称“潇湘”,地处华中偏南。这片山明水秀的土地对中国的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孕育了、、蔡锷、谭嗣同、曾国藩等历史风云人物,使人们对它充满了。这里有范...【更多简介】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