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永州风俗 > 正文

端午习俗诗中觅 马元泉

类别:永州风俗 日期:2017-8-20 20:18:04 人气: 来源:

  明代的杨基在《端午十咏》中记录了当时的10种习俗,其中的6种流行时间较长,也较普遍,采录说明如下——

  《百索》:“红映钏金黄,双缠腕玉香。闺愁千万里,差比彩丝长。”宋高承《事物纪原》认为:“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即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而今人以约臂,相承之误也。又以彩丝结纽而成者,为百索纽”。描写了端午用“百索”装饰门户和缠妇女手腕的习俗。

  《角黍》:“红丝系绿蔓,金糈沃香饧。风雨罗江上,家家祭屈平。”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俗作粽……近代多烧艾灰淋之,其色如金。”《异苑》道:“粽,用箬叶裹糯米蒸煮熟之,形如三角,古用黏黍。故谓之角黍,一曰饭筒。”这里记录了端午用粽祭祀屈原和食粽的习俗。

  《艾虎》:“踞户欲生风,当门势自雄。未能离草莽,亦是吓儿童。”梁朝懔《荆楚岁时记》:“(端午)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黏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 钗头艾虎辟辟邪,晓驾七宝车 。”描写了端午戴艾虎以辟邪的习俗。

  《蒲觞》:“蒲叶复蒲根,香琼樽。乱离谁引寿,聊欲奠香魂。”《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古词云: 旋酌菖蒲酒,灵气满芳樽 。”这里记录了端午饮菖蒲酒,以避虫毒的习俗。

  《斗草》:“珠玉赌牙签,争奇手自拈。一筹矜独胜,袖有谢公髯。”《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荆楚人并塌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斗草”是妇女们在端午爱玩的游戏,《红楼梦》中就有较详细的记载。

  《竞渡》:“船头花帽欹,船尾花袍舞。江神不敢行,百面鼍皮鼓。”竞渡是端午各地都进行的竞技游戏,而且延续至今不废。关于它的来历,清代乾隆进士赵翼的《连任竞渡再赋》有所记述:“竞渡传从楚岁时,为投角黍吊湘累。谁知千岁沉渊痛,翻与作水戏。”竞渡原为纪念屈原而举行,后来演变成水上的竞技游戏了,而且端午期间要闹上好几天,描写端午竞渡的诗歌也特别多。

  宋陆游的《重午》诗:“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冰。各自有时节,萧艾着冠称道陵。”端午正是石榴花似火,街头卖藏冰的时节,诗翁也应时应节地在发冠上戴起了萧艾。这里描写了端午戴艾的习俗。

  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端午》:“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这里记录了浙江绍兴端午的食俗:吃“五黄”。观鱼《绍兴的风俗习尚·端午的种种》载:“吃五黄,黄酒、黄鳝、黄鱼、黄梅、王瓜(绍兴人读音黄王不分)、雄黄酒谓之五黄。”石首鱼即黄鱼,因其头盖骨内有骨二枚,故名。

  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端午二》:“蒲剑艾旗忙半日,分来香袋与香球。雄黄额王字,喜听人称老虎头。”端午悬蒲剑艾旗、互赠香袋与香球、额头书王字,这些避邪保健做法,是杭州、绍兴一带的端午习俗。

  明代万历年间的举人归子慕《五月五日采药》诗:“采药复采药,采采西复东。麻长村径狭,曲折随儿童。采采及墟墓,偶与前林通。前林树木佳,就荫当清风。村人竟采药,怡情聊与同。盘桓不能归,永日以从容。”《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四时纂要》:“端五日,采白药苗,以品数多为妙,不限分两,舂取自然汁,和石灰三五升,脱作饼子,曝干,治一切金疮,血立止。兼治小儿恶疮。”这里描写了端午采药的习俗。

  “千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各地端午的习俗都有所不同,但以上列举的是大致相同和主要的端午习俗。

  推荐:

  

关键词:端午节的风俗
0
0
0
0
0
0
0
0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赞助: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