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这些使得中国古代的婚礼习俗也因地而异的呈现缤纷状态。每个地方的婚嫁习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地方。那么,湖南的结婚习俗有哪些呢?接下来随皇家婚礼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婚嫁习俗之土家族:
土家族婚礼别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时要唱“哭嫁歌”,送亲时姑娘和母亲唱“发轿歌”,新婚夫妇进了洞房,歌手就唱“贺喜歌”和“拜客歌”。湘西南瑶族有“抢亲”风俗,新郎去迎亲时,新娘避之,新郎追赶,如此往复3次,才算成婚。据说这样结成的夫妻,能够互敬互爱,白头到老。
湖南婚嫁习俗之民间风俗:
待客习俗 长沙民风普遍好客。客人进屋,无论寒暑,少不得要泡茶接待。宁乡、望城等地,杯中时放些炒熟的黄豆芝麻之类,叫芝麻豆子茶。浏阳北乡则兴茴香茶:茶中放一爪或多爪小茴香,溢放出一种特别的香甜味。客人喝完一碗,热情的主妇又会端来一碗。客人如不推辞。要连喝五六碗之多。如果尊长莅临,主人要出门恭迎,让客先行;客人讲话,要注目倾听。 祝寿习俗 祝寿旧语“六十曰下寿,”即六十岁以上老人整生(逢十)贺生日才能称为“寿”。长沙人讲“男进女满”即男做虚岁,女做实岁。60岁以前做整生者,长沙人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俗,即满29岁,女满40岁不宴客,不愿做生日者,或先期向亲友辞谢叫辞客;或外出回避叫躲生。现在都比较流行做36岁生日。
过节习俗 接春节令习俗,流行于长沙地区。民间认为立春才是一年的开始,故很重此节,有“新春大如年”之彦。立春时刻,设香案于门外对礼拜,鸣放鞭炮迎春。立春的节日食品为春卷,以白面皮卷夹韭菜肉丝。立春禁忌很多,忌吵架打破东西说不吉利说话及借钱、借火、借物给人。
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已节,这天人们到江边去洗涤,清除污垢,消灾得福。后来盛行于长沙城乡的习俗是“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城乡居民用地菜子、生姜、红枣合鸡蛋煮食,谓可去风湿,护肝明目。立夏吃笋立夏节和夏历四月八,习吃笋子炒肉。名为“助力”,又叫“接力”。据说可以健腿,象竹笋一样节节拔高,坚韧有力。有“立夏不吃笋,瘦得光梗梗”等民谚。伏日吃姜夏日炎热,民间有伏日吃老姜炒子雄鸡的习俗。姜要多放,有人吃时要将门窗关闭,吃得大汗淋漓,意在散发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湖南婚嫁习俗之哭嫁
哭嫁是湖南省部分地区的习俗,特别是郴州、永州、衡阳一些地区婚嫁习俗中的重要一项婚俗。
哭嫁,不仅是出嫁姑娘个人哭,而且母女同哭,伴嫁姑娘同哭、对哭。你哭一声,我哭一句,满面泪流哭成一团。要是不知道结婚的看到这种场面,以为遭受到了不幸伤心而哭。
哭的内容步骤繁琐且多,如哭爸妈、哭舅爷舅娘、哭弟弟妹妹、哭爷爷奶奶等等,要是在现场看的话估计你也会跟着哭起来,那场面相当的震撼。也有把出嫁前晚的礼仪、开脸、梳头、祭祖等各项仪典,作为哭嫁内容的。
到了晚上,哭嫁到达。出嫁姑娘与伴嫁姑娘一道,按出嫁礼仪,一项一项哭,几乎哭个通宵。哭嫁,是表达倾吐心肠的方式,也与传统哭了才会家道兴盛,哭了娘家郎家才红火的有关。
哭嫁的语句寓意情深,哭法与往常的哭法不同,即非号哭,又非低泣,而是一种演奏式的哭唱,从慢到快地重复着。会哭,人誉是有教养的表现,是以往在伴嫁中训练的结果。更有甚者有一些人职业就是哭,比如把它们请来当伴娘或者伴郎。
1949年后,哭嫁的婚俗逐渐消失。不过在某些偏远地方现在还保留这项习俗。
湖南的婚嫁习俗只是中国婚礼习俗的冰山一角,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有关婚嫁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精深。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习俗在随时代变化而更加的文明。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现在应该对湖南的婚嫁习俗有所了解了吧。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