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成钢 赵文辉
早就听说瑶族婚礼很特别,但从未亲眼得见。今年,机会终于来了,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宁远县九疑山牛亚岭村一对瑶族青年的婚礼,其别具一格的传统婚礼习俗,让我耳目一新,终身难忘。
为不失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那天一大早,我就约上几个文学和摄影爱好者来到了牛亚岭村,对这次瑶族婚礼进行了全程采访。
我们一行人来到牛亚岭村,唢呐师早已赶在我们前面来到了新郎家。见我们的到来,唢呐师立即鼓乐齐鸣,以唢呐、锣鼓迎接我们。坐定后,看见新郎家并不热闹,我觉得十分奇怪:瑶族婚礼不是十分隆重吗?怎么没有看见多少人前来祝贺,而且连新郎都没有看见?疑惑中,一位瑶族大叔告诉我,在九疑山瑶族居住地区,新郎新娘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男女双方都要办酒,在当地,这称之为尝酒,这天,瑶族人称之为尝酒日。尝酒日这天,新郎在行媒的带领下,要带上厨师、厨姑(未婚的能做饭的女孩)和36斤猪肉、鸡鸭鱼猪肚、一斗两升米、一斗豆子、36斤酒、烟、灯油、灯芯、油盐酱醋、茶叶等等到新娘家去。同时,新郎还要带两只鸡,瑶族人称之为“离娘鸡”到新娘家去,这两只鸡当晚在新娘家杀一只,第二天出嫁时由新娘家陪嫁一只给男方养殖。尝酒日这天晚餐全部由新郎方请厨师操办,新娘方不管任何事。第二天早上由新娘方安排厨师操办酒席,新郎方则不管事。
在新郎家喝了一杯热茶后,陆陆续续有贺客,到新郎家祝贺的客人称贺客,到新娘家祝贺的客人称亲家客或外家客,来新郎家祝贺。只见新郎家的贺客一到来,不管是一人还是多人,唢呐师都唢呐齐鸣,并燃放鞭炮,迎接客人,场面十分热闹。
早餐后,新娘方举行送亲仪式。新娘由陪姑,俗称“伴娘”,为未婚女子,打扮后,由坐媒娘(“坐媒”一般由新娘的舅舅担当,且只安排一个人。瑶族人嫁女时,如果一家有多个女孩,嫁第一个女子时,安排大舅做“坐媒”,嫁第二个女子时,安排小舅做“坐媒”,依此类推。如果没有舅舅的,安排女方母亲的其他亲戚。“坐媒娘”指“坐媒”公的爱人)从闺房中牵着新娘的手出堂屋,在神堂前行礼,告辞家神,放鞭炮后由陪姑给新娘打伞出门。父母、兄弟姐妹及客人跟随其后出门送亲。一般瑶族女子出嫁,都有个柜子作嫁妆。新郎方要选一个抬柜子的人,一般为厨师。新娘方也要选一个抬柜子的人,新娘方抬柜子的人称客郎。客郎回家时,还要为新娘父母挑茶担。
新娘快到新郎家时,吹鼓手、总厨师即主管婚礼事务的人、新郎等人在新郎所在的村门口迎接新娘及亲家客的到来。只见吹鼓手接到新娘并行礼后,客套一番,行媒、总厨师分别给送亲客人每人敬两支烟。一番礼节后,吹鼓手吹着锁呐、敲着锣鼓,三打三吹绕新娘三圈后向新娘和亲家客行礼,接着燃放一挂鞭炮迎亲回家。到新郎口时,陪姑为新娘打伞,陪着新娘站立在送亲队伍前方。只见总厨师对众位送亲客人客套一番并行礼后,杀鸡绕新娘淋鸡血三圈,师公在备有香烛、猪肉的条桌前念念有词一番后也绕新娘三圈,这在当地称之为“赶煞”。接着,吹鼓手吹锁呐、敲锣鼓,三打三吹绕新娘三圈后接新娘坐在大门边,送亲客人尾随新娘后面坐在门外。先行媒给亲家客敬烟,接着总厨师敬烟,最后主人敬烟、厨姑上茶。鼓乐师进门后坐到鼓手桌上。待总厨师给乐队、行媒、坐媒、师公、陪姑、客郎各付一个红包后,鼓乐师立即鼓乐声起,三打三吹后,由厨姑倒热水,总厨师请陪姑在新郎家大门口为坐在大门边的新娘洗手洗脚。又三打三吹后,女亲客人洗脚,再三打三吹后,男亲客人洗脚。意思是让新娘及来客去寒气,并为其接风洗尘。
新娘及亲家客洗完脚后,鼓乐师又三打三吹,吹第三遍时,乐队走出大门对新娘行礼,接新娘进大门。进门时新娘由坐媒娘牵着至大门,厨姑站在大门内隔门坎接陪姑的伞。同时,新郎安排一个命相好、子女多的女人在大门内牵着新娘的手在神堂前行礼,行礼后,新娘进洞房,嫁妆接着跟随进大门。
新娘及嫁妆进大门后,鼓乐师再次三打三吹,吹打第三遍时,乐队走出大门与众位女亲家客行礼后,接女亲家客进大门。鼓乐师又三打三吹,用同样的方法接男亲家客进大门。所有的亲家客进大门后坐在桌子旁边的凳子上,由厨姑上茶,行媒、总厨师、主人给各位客人敬烟两支。
到了中饭时间,总厨师付催席红包。第一次用条盘装上红包五个,给唢呐师两个、鼓乐师三个,第二次用条盘装上三个红包,给师公、行煤、坐煤各一个,第三次用条盘装上两个红包,给陪姑、客郎各一个。唢呐师接到红包后,唢呐声、锣声顿起。三打三吹后,鸣炮,众位客人上席就餐。而在酒席上,厨师要为新娘的母亲特别上一碗猪瘦肉。
午餐后,新郎新娘拜堂成亲。首先,总厨师和主人用两个条盘,条盘均用红纸垫底,各放3升米、喜炮两封、用一个碗装一团肉、一个大空碗用来放领拜钱,再搬来一张条桌,用红布垫底,在桌上放上衣、布、两朵金花、两盏灯、碗四筒,筹备拜堂席。拜堂席座次以神堂方位定,有神堂方为男方亲房坐位,没有神堂方为女方亲房座位,神堂下侧边的坐位为行媒和师公。接着,总厨师付红包,乐队、行媒、师公、坐媒、陪姑、新娘各一个。唢呐、鼓乐师接红包后,三打三吹接由厨姑打扮后的新郎至堂屋,接着三打三吹接由陪姑打扮后的新娘至堂屋。新郎、新娘至堂屋后,在鼓乐声中,新郎由小一辈的女童、新娘由小一辈的男童披红、插金花。接着,总厨师引新郎、新娘拜家神和天地,引拜有12、24、36等不同种拜法,最多是72拜,最少是12拜。引拜完后,由师公端两个半杯酒,然后倒作一杯奉上神堂。接着又一杯倒作两杯,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新郎、新娘喝完交杯酒后,由新郎端着盘内放着两个酒杯、每杯斟有半杯酒的条盘,总厨师把两个半杯酒合成一杯送给条桌上的双方父母喝,接着以同样的方式,再把两个半杯酒合成一杯送鼓手桌一人一杯,让鼓手喝,最后,以同样的方式,再把两个半杯酒合成一杯送给每位客人一人一杯,一直轮完为止。然后新娘用同样的方式端着条盘,总厨师斟酒,另一个厨师把斟有半杯酒的两杯酒合成一杯给坐在条桌上的双方父母和每位客人喝,再送鼓手桌一人一杯、一直轮完,这叫喝领拜酒。领拜酒喝完后,男方贺客教育新郎,女方亲家客教育新娘。接着,坐在条桌上的男女双方客人付给领拜红包,钱放在条桌上的空碗内。领拜红包付完后,总厨师引导金童玉女摘下金花银花,新郎和新娘分别手捧装有钱和猪肉的条盘进厨房,按瑶族规矩,结婚日瑶族俗称“嫁娶日”新郎新娘不能,待所有客人走后再,讲结婚歌。新郎手捧条盘进房间时由主厨师隔门坎接条盘,新娘手捧条盘进房间时由主厨隔门坎接条盘,陪姑接新娘凤冠。新郎新娘双方迅速脱下红衣。好桌上一切礼品后,厨师上两碗菜,讲祝酒辞四杯,每讲一杯,坐在条桌上的男女双方客人喝一杯,同时吹唢呐、奏乐。
晚饭快结束时,与新郎同村或附近村庄的青年男女唱着瑶歌由远及近来到新郎家。新郎或主人听见歌声,立即出门唱歌迎接,并引领唱歌的青年男女步入早已准备好的熊熊燃烧着篝火的厅堂内,紧接着,厅堂内歌声四起,传统的瑶族婚礼“坐歌堂”便拉开了序幕。“坐歌堂”入夜开始,通宵达旦,上半夜唱盘王大歌,下半夜唱情歌,中途穿插敬烟歌、敬茶歌、敬酒歌,同时,青年男女互唱问歌、谜歌,第二天黎明时跳伴嫁舞。伴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或嬉笑逗耍,或历史知识、生产知识,或歌唱风土人情,但主要还是围绕妇女生活和出嫁而唱,演唱形式有独唱、轮唱、合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等。伴嫁舞多是生产劳动动作的,如把盏、香火、划拳、走马、推磨、买酒等。
亲家客到新郎家第二天午饭前,总厨师主持告祖认仪式。首先由厨师准备一只已蒸熟的全鸡、米、一块猪肉、两只鸡腿、一个大红包、四个已斟满酒的杯子用条盘盛着,放在神堂下的条桌上。接着新娘方父母选一个亲房献香化纸敬家神,意思是告诉双方祖,添丁添财添喜。谁敬家神谁得那块猪肉,鸡腿回敬新娘家和坐媒家小孩;红包是赎回嫁妆柜子、挑箱钥匙。挑箱钥匙一般由新娘的兄弟或姐妹一人管理。
告祖认仪式结束后,由总厨师主持审酒份。男女双方父母及亲房、行媒、坐媒就位。条桌上摆上鸡肉和猪肉等,每人一份碗筷、酒杯,也有不上菜的,只上糖果、茶。男方拿出酒份清单给女方父母过目,看是否要增加或删减,确定酒份,然后把酒份单子交给总厨师照数开酒份猪肉,还有正月行亲和其它事项。
亲家客到新郎家第二天中餐是正酒。当天中餐,新郎家好酒好菜齐上。待菜上齐,师公与吹鼓手讲祝酒辞八杯,每讲一杯,各位客人喝一杯,同时吹唢呐、奏乐。之后,贺客向亲家客敬酒,接着双方互敬,畅饮庆贺。
吃晚饭时,菜上齐后接着上红蛋、茶、糖果,然后新郎由新娘的父亲或母亲带着到每桌敬酒献烟认亲。瑶家人称之为“操酒认亲”。
操酒认亲礼仪结束后,亲家客开始付洗碗钱。亲家客首先将钱放进一个红包里,然后将红包放在条盘上,加上一碗肉,由亲家客送给吹鼓手,唢呐师、鼓乐师一班人和亲家客的代表一齐进厨房谢厨师,由吹鼓手唱谢厨官歌。厨师再出一轮菜招待客人,瑶家人称之为“谢厨官”。
谢完厨官后,亲家客选出二至四名代表在条桌内放上五个红包、一碗肉,走到唢呐师、鼓乐师席,唱谢吹鼓手歌。然后将红包发给唢呐师、鼓乐师。接着,厨师上酒、菜,与客人喝几杯喜酒。瑶家人称之为“谢吹鼓手”。
第三天早餐后,亲家客准备返回。亲家客的行李担子、酒份猪肉一并交出厅堂。由主厨师分发酒份猪肉并解释,以便让客人认领。
亲家客准备返回时,总厨师唱着瑶歌,用两只大碗斟满酒,搭上两个红包,坐煤和新娘父亲或母亲转回新郎家喝酒,叫喝回步酒,然后奉上一席吉祥话,说恭喜“存仓满库发大财”等吉利话。出大门时新娘新郎隔大门坎站在堂屋里面,坐煤给新郎新娘搭上红布,然后回家。
新娘方亲家客走后,新郎方贺客继续在新郎家。中饭,新娘由新郎父亲或母亲带到每桌给贺客敬酒、献烟认亲。
晚餐时,为感谢厨师,主人带厨师、所有亲人与厨师畅饮,相互敬酒,高喊:“请啊!请啊!”鼓乐师吹鼓、奏乐、放喜炮。
第四天早餐后,主人送媒人一个大猪头,鼓乐师吹唢呐、敲锣鼓送媒人出门口。放喜炮后,贺客、鼓乐师和厨师回家,主人送客,别具一格的瑶族传统婚礼最终客散而终。
(本版图片摄影 周佳丽)
贴喜字。
送亲队伍。
为亲家客送上茶。
女亲客人和男亲客人要洗脚,意思是让来客去寒气,为其接风洗尘。
瑶家喜酒。
“坐歌堂”里长鼓舞。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