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永州风俗 > 正文

【中越战争亲历记68】尘封30多年的战地日记上永州风俗

类别:永州风俗 日期:2013-7-11 9:18:54 人气: 来源:

  1979年到现在,30多个年头过去了,南疆的硝烟早已散尽,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在忙着赚钱,忙着享受,忙着。还有人记得那场战争吗?还记得曾经有一批热血男儿在为和平浴血沙场,甚至不惜年轻的生命吗?

  上网看到我们曾经战斗过的边境小镇---爱店,如今已经成了繁荣的边贸市场,据说是东南亚最大的中药材市场,那座还巍然屹立的公母山成了旅游胜地。而我的那些年轻的战友们,就悄然沉睡在那旅游胜地旁的墓地里。墓地也许没有人迹,或许长满野草,我不得而知。这些年为奔波,一直没有空去扫墓。但我没有忘记他们:当年43军127师、128师的战友们就埋在那里-----广西宁明县烈士墓地。

  其他人可以记不起他们。可那些烈士的家属,还有我们这些战争的幸存者,永远不会忘记!没有人纪念他们,那我就用我的文字,在键盘上翻开我那尘封了30多年的战地日记,真实地记录下那段不可忘怀的岁月....

  昨晚,北风呼啸。睡意朦胧中听到急促的敲窗声,我探出头,看见放流动哨的老乡胡兴炜在敲我的窗户,听不见他说什么,只见他势,让我把窗户打开。这家伙是否冻坏了?

  我打开窗户,他迅速调进屋来就往我的被窝里钻。我说:搞么事?他说里面说。

  在被子里他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马上要去柬埔寨打仗!”。我笑着说,你吃错药了吧?他说“真的,我刚转到营部,看见营长接电话,然后通知员等人开会,传达紧急命令,马上准备去柬埔寨。

  我一时间头都蒙了。好不容易连长,这次让我复员,好回去上大学。当兵二年了,立过功,入了党,但损失也大。由于在大比武时得过两次全师第一名,团里一直不让我走。两次上武汉大学的机会都要我放弃。这次我一定要回去。可要是打仗,那是谁也别想走!

  胡兴炜说,赶紧给家里写封信吧。我后也去写。但我明天不能发信。你是文书,就扯个理由到团部去,绕道邮局把信发了。我说:好!

  我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把信写好,装在口袋里。

  今天一大早,出完操我就给连长说要去团部一下。连长说,去吧。

  踏着积雪,我快步往县城赶。不算远,只有2公里,眼看就快到邮局门口了,我感觉气氛不大对。怎么好多带着红袖章的兵?走到邮局门口,迎头碰见军务股长,我们都很熟,他问:你干嘛?我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我发封信。他说:不许发信!信件都交到团部去。我不敢再问,转身向团部走去。仔细看看红袖章上赫然写着“宪兵“!以前只在电影上看见有宪兵,解放军也搞宪兵?

  到团部一看,气氛都很紧张,无心逗留,还是回连队。

  走到半,听到急促的军号声。这个号声没听过,不知是什么。几个还在种菜的战友也觉得奇怪。号声越来越急。我对他们说:快回去,有情况。跑到连队驻地,听见连长吹紧急集合哨。我们猜又是演习。

  打背包,拿上战备物质,全体准备上车。连长喊:去弹药库装炮弹!不会吧?苏军也不可能一下子打到这里来啊。心里这样想,口里不敢说。其他人更是,我多少心里比他们有数。但还是不敢说。

  车上坐到中午,连长通知炊事班下来做饭,但不许其他人下车。

  在车上吃完饭,连里通知:全体员集合去团部。

  到了团部礼堂,张副主持会议,传达一号战斗命令。部队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开赴前线。

  开完会回到连里,大家还在车上。连长对我说:你马上把战备的东西一下。我说行。该带的都带了,找了个小木盒,把一大把卷好的香烟放进战备箱。这是我和连长的战备物质,一定不能少!

  战斗命令下达后,本应复员的兵全部留下。虽然我们一直是全训部队,但编制一直不满员。这次老兵留下,同时79年新兵也到了连队。这次来的新兵分别是来自河南的鹤壁,湖北的鄂州、湖南的望县、浙江的象山县。以往的新兵连集训也取消了,直接到连队参加训练。这些新兵连枪栓都拉不开就要上战场了。有的都吓得尿了裤子。一个长沙来的新兵一直闹得要回家。这由得了他吗?分到一班,由副班长“重点照顾”。

  连队党支部开会,决定了留守名单,都是几个老病号。没咱的份。有些人都在打留守的主意,上战场是要的,说不怕是。听说团直有个擦枪时把脚板打了个洞,说走火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怕上战场!但还是得跟部队走。

  今天是毛他老人家的诞辰。这两天连队像开了锅。干部大变动。营长升团参谋长,老连长升营长,调团部任干部股长;11连的司务长调来我们连任,一排长升连长,二排长调师部侦察连任,副调团部,我升为炮技师兼代理副;上士升司务长,一班长、四班长分别担任一排长和二排长,喂猪的饲养员都调到新组建的三营加榴炮营任司务长。只有副连长没动。大部分是见官加两级。谁叫我们是军区的四好连队呢。都比别人快。

  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从来不想提干,一心只想去上大学。这次由不得我了。反而隐隐约约有些担心,这些突击提拔的干部能打仗吗?特别是连长,当排长一年不到,长着一张娃娃脸,副连长都没当过,一点指挥经验也没有,要是不打仗也罢了,打仗全靠连长啊,他不行,我们都会跟着倒霉,伤亡会很大。唉,这篇日记可不能让他看到,不然我惨了。我忍不住,悄悄找到营长,把我的担忧给他说了。他说,怕什么?不是还有我吗?对于老连长,我是100%的信任,他是全军炮兵连长的冠军,和我的关系那是胜过亲兄弟,对我来说,他就是定海神针。有他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这两天,连队新班子全部到位,开始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原来听说107火箭炮要换为130火箭炮的,看来不可能了。时间来不及不说,新装备要真来了,大家都还要重新学习,而大战在即,这样是不可能打仗的。107大家都已经练得很熟练了,虽然说补充了很多新兵,但老兵仍然还在,我们也都能上去打。

  大家开始把不许带的个人物品全部放进储藏室。留守人员开始运来一些砖头,准备把连队所有房间的门窗全部封起来。我也整理了一下物品,除了先就准备好的以外,钢笔、笔记本是必须带的。另外,这台熊猫牌6管2波段的半导体收音机也必须带,不然连一点消息也听不到。

  紧张了几天以后,大家已经平静了很多,饲养员调走了,那几头猪也该处理。炊事班开始忙活,几头大猪杀了,天天吃肉,比春节和建军节还吃得多。还有几头小猪崽子炊事班不知怎么办,几个两广的干部和战士乐坏了,老连长也回来,说,烤乳猪啊,我们两广的名菜!于是,老连长,副连长亲自动手,把猪仔杀了,洗干净,抹上盐,壶上稀泥巴,放在柴火上烤,还叫来营部和其他连的广东、广西籍干部一起吃,也没忘叫上我,我说,我不敢吃,你们吃吧。老连长大笑,说:不是要打仗,你还没有这个口福!我只好试着吃。这是我第一次吃烤乳猪。味道还不错。特别是皮子,焦黄焦黄的,很不错。我说,你们广广真会吃。他们说,还没请你吃老鼠呢。我说,那留给你们吃吧。老鼠和猫是我一生都不会吃的。

  出发的命令终于下达,新的生活开始了。

  天还没亮,启明星还在东方的夜空闪烁,积极集合哨音了我们,一阵忙碌,开始做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处理了多余的物质,上午十点半就吃了中饭,清点了物质就开拔了。部队成营序列前进,向火车站出发。我带的是5炮班。

  随着马达的轰鸣,我们离开了战斗和生活了二年多的营房,这里洒下了我辛勤的汗水,我的从戎经历是从这里开始的。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放弃了娱乐和休息,刻苦学习科学文化,学习军事;也是在这里,我获得了党给与的荣誉,、立三等功....这些,在离别之时触景生情,多少有点留念之意,但想到即将开始的参战,心里还是有些说不清楚的滋味。别了,中岳;别了,嵩山...

  下午到达偃师火车站,开始装车。人车分离。火炮在汽车上被装在平板车上,留一名司机在驾驶室。其它人员以排为单位全部上了闷罐子车厢。

  连队党支部开了会议,对家乡在铁沿线的人员“严加照顾”,杜绝一切可能有人离队的现象。责任到人。我也是属于被照顾的对象,没给我任务。

  车厢里气氛有些沉闷,几次想让大家唱歌,想活跃一下,但往日嗷嗷叫的情况没有了,只好作罢。

  列车在夜幕中行进,车厢立没有桌子,没有电灯;车声剧烈的摇晃,人也有些不舒服。大家打开背包,一排排的、躺在车厢里,我打着手电,躺在“床”上,写下这篇日记,作为新生活的大海里第一滴水吧。

  (晚上7点30分写在列车上)

  天还是阴蒙蒙的,大概昨夜刚下了一场大雪,街道上,屋顶上还有着厚厚的积雪,天很冷,有些树梢上还挂着冰棱,尽管寒冷,但回到了故乡的心还是热的....

  列车在丹水池车站临时停了一会,后开到江岸车站到兵站吃了早饭,已经是早上八点钟,离开车时间还早,这里离家里只有几公里,多想回家看看啊,可是不能!严格的军纪所,我只能压抑住回家的。

  我想,去买两包家乡的烟吧。刚下车,几个宪兵就拦住了,问干嘛、我说买烟。小卖部就在兵站门口,两个宪兵跟着我去。买烟时,我一回头,看见我高中的一个同班女同学,她看见了穿军装的我,我看见她准备向我打招呼,我连忙给她递眼色让她别说话。我匆忙买了两包“东方”牌的烟就转身向列车走去。我想,她一定会回去告诉我的父母。

  上了车,几个老乡问,怎么没买“游泳”的烟?我说,没有啊。有个“青松”牌的烟,要八毛二一包呢,太贵了!他们说,你想不开,都要不知的人了,留着钱有屁用?不如抽点好烟。我想也是。在全团,我是抽烟最舍得的,感买最贵的香烟。军人服务社最贵的“牡丹牌”五毛一一包,只有两个人买,一个是团长,一个就是我。唉,不好再去买了,下个兵站,一定买好烟。

  在车站呆了两个小时,十点五十七分离开江岸车站,向南开进。我本以为列车可以从循礼门过,哪怕是能看看江汉,看到家里的屋顶也好啊。可这个愿望也落空了,火车从城市边上的二道棚子过,绕过了汉西站,经过汉阳,然后过长江大桥。从这里看武汉三镇“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暮霭沉沉楚天阔”正是形容此时的景象。只是此时不是“暮霭”,而是“雾霭”罢了。

  长江在故乡的怀抱里流过,奔腾着冲向大海。今天正是星期天,街道上人来人往,此时,他们都在忙什么呢?哦,明天就是元旦了,人们大概在准备过元旦吧,男女老少都有着各自的打算,都在盘算着如果度过这幸福的节日....哦,他们是多么幸福啊,可是,他们会注意到列车上的我们吗?他们能真正体会到着一车车的兵奔向前线是为了和平吗?在这样的时刻,谁不为自己的理想和美好的夙愿祈福呢?对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

  列车一向南疾驶,但也走走停停。昨天下午5点,在湖南的一个小站城陵矶停留。不许下车。我站在打开约30公分的闷罐车箱门口,看见一个车站的工作人员在门口。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虽然铁隐藏了女性的美,但很有韵味。不知是谁也看见了她,说,大家来看,有哦,好多人趴在小窗口看,都不出声。我们这些战友,都是青春年少的年龄。在部队平时也难见到女人,在前往前线的上,能有这样的欣赏机会,大家多看几眼很正常。也许我把这件小事记录在这个日记里不合适,但我还是觉得该记录一下。就我而言,这是我在最近几年里看到的最漂亮的姑娘。她也看到了我们,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忠于她的职守。]

  昨天的晚饭是在长沙兵站吃的。去小卖部逛了一下,没买多余的东西。烟是必须买的。看到一个芙蓉牌的香烟,有点贵,4毛8分钱一包,先买了一包抽一支,烟比其它牌子粗一些,但味道很不错,我就买了一条,肯定用得上,营长梁华南那里是少不得的,谁叫我们是好兄弟呢。

  今天是元旦了,爆竹声中辞旧岁,春丝纷飞迎新年。这将是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一个元旦,这是在的、奔向南疆的列车上度过的。

  早上5点半列车到达湖南的衡阳站,起床,吃早饭,车站里几乎全是当兵的。时间很紧,半个小时就上车开拔了。

  列车经过了永州、冷水滩、全州,天已经黑了,朦胧的夜色中,窗外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条江水中出现馒头般小山的倒影,几点灯光照在江面上,像闪烁的渔火,怎么这么熟悉,像在哪里见过?哦,想起来了,电影里见过,这应该是桂林!

  桂林,我国南方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之歌吟,多少画家为之泼墨作画,留给了后人千古绝唱的诗篇和墨迹。俗话说“走马观花”,那么我们现在是“坐车观景”了。

  天下着小雨,山峰和城市都在一种极其融合的夜色中,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使人看不清她美丽的容颜;一栋栋房子被池池清水环绕,水中映着楼房的倒影,灯光在水中一闪一闪,连成一片,奇异的山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和楼房、灯光、水景、山峦融合在一起,点缀着城市,更使桂林增添了一份姿色。城市很整洁、静谧,使人有一种安然舒适,清新和谐的美的享受。由于身临其景之中,有胜于读一首绝妙的诗篇,听一曲动弦的乐曲和歌声;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使人过后难以忘怀...只是可惜天太黑,看不清楚,只能略见一斑,而未见全景,更不能把漓江的水景、和七星岩、象鼻山等美景尽收怀中。

  今天列车还在广西境内行驶。上午在黎塘车站吃的早饭,中午到达了广西首府南宁。列车在城市中穿行时比较缓慢,通过车窗,看见城市公上几乎全是部队,口号喊得震天响。列车在南宁兵站停下吃午饭。在这里停留了二个小时,但人员不准外出,全部在车站待命,不能离开,我下车在在、车站里看了一下。听说马上要到的集结地域了,大家都打好了背包,做好了一切出发准备。车开了几个小时,于下午5点半到达渠黎车站。接上级通知,就地下车,炮车开始卸车,副连长带着司机班去把炮车卸下来,其他人把背包放在地上,坐上背包上。雨下得很大,大家的衣服都淋湿了。

  大约晚上八点钟开始登上汽车,向集结地崇左进发。雨还在继续下,道非常泥泞,很不好走,沿途都是大山,汽车在大山里转来转去,凌晨二点才到达第一个宿营地,一个大山里的小村子,在一声声狗吠声中,我们在村头下车,把车辆在一个小树林里伪装好,布置好岗哨。其余人进村子宿营。老百姓都睡觉了,我们连部安排在一个姓郭的队长家里。我们不想打扰房东家人,就在一间大堂里铺上稻草,赶紧睡觉!

  元月份,要在北方正是大雪纷飞的时节了,即使在我的家乡也是一片冬天的景色。可是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冬天的气息。到处是绿葱葱的。天气虽阴着,但较暖和,穿着绒衣还感觉有些热。我们的宿营地是在崇左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里名叫安定村。离村庄三百米就是左江。四面全是山,倒是易于隐蔽。我们队部住在一个姓郭的队长家里。老百姓对我们很热情,尽管这里很穷,但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个村子里全是壮族,但看不出与汉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只是我们听不懂他们说话。我们还专门学习了民族政策,以避免造成矛盾。

  这里离边境只有127公里的途,这里的老百姓知道我们来要打仗,但他们好像感觉很轻松,没有紧张的感觉,村里的青壮年民兵都安排好要支前,房东家两个儿子也准备去。

  总的来说,这里的生活我们还是习惯的,这里是南方,单核我们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一切和湖南、湖北的农村差不多,只是看见到处都有的芭蕉树显示到了较热的南方了。

  七九年已经过去几天了。

  随着“”运动的结束,一个新的建设就要来到了。今年是三年初见成效的最后一年,全国人民正在响应党的三中全会的号召,正在各条战线上努力奋斗。在这个时候,我们部队来到了南疆执行战斗任务是意不寻常的。

  越修集团投靠苏修,野心极大,南侵柬埔寨领土,北扰我国疆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称霸东南亚。我们中华民族岂容小霸张牙舞爪?

  最近几天来,听到的,越南军队已经打到离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几十公里的地方了,形势很严重。

  对于我们国内的情况倒是听不到一点了。主要是注意力都集中到这方面来了。听是打仗,开会讲的是打仗,连晚上做梦也是打仗!说实在的自己也有些憋不住了,总感觉早点打才好,尽管在战场上会有流血等各种情况发生,但只要想到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为了祖国的安定,人民的幸福,我们艰苦一点,正是为了大多数人幸福,我们也是感到光荣的。

  战争------这个人类互相的,人类最终是要把它消灭的。我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正当我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刻,越修却制造,武装冲突,要同我国打仗,其的程度简直不能。对付战争最好的特效药就是狠狠地打,只打到他爬不起来。

  和平绝不是像吃香蕉那么容易,如果说我以前对于这一点认识不足的话,那么此时此刻我算是认识到了,只有用战斗去换取和平,也必须用战斗都去和平。

  从昨天开始,连队进行轻武器的第二(移动靶)训练。虽然说我们是炮兵,轻武器不是主要的科目,但这是要上战场,我们除了要以外,还得防备敌人,战场上我们火箭炮是最容易目标的,一旦敌人偷袭,我们又没有不对,必须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把轻武器训练也列入了战前训练的重要科目。

  连队新兵刚来,完全没有经过训练,连枪栓都拉不开,基础知识等于零。就是老兵,一年也只有2—3次实弹射击的机会,这次为了打仗,说小一点是为了自己,大家都很认真训练。

  我也参加了训练,按说我对于这个应该常熟练的,可上午的体验射击,我打的是步枪,8发4中,成绩很不理想,也许是太想打好了。下午正式进行考核射击,吸取了上午的教训,这次是有条不紊,最后取得了九发九中的成绩。这只是开端,要是在战场上就差不多。

  昨天一天仍然做火炮实战训练,以便于实战需要。。

  今天上午参加团里越修大会。会上,几名被越南回国的华侨用亲身经历越修的。

  越南历来是我国友好邻邦。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在越南人民长期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中,我国人民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可是现在,河内领导集团投靠苏修,,称霸东南亚,的了两国人民的感情和友谊,忘恩负义,把兄弟当仇人,对中国人民了不可的。我营的姚副教就是当年参加过援越抗美的人之一。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以后,本该休养生息了,修复战争的创伤,可是他们自以为是,称霸的野心膨胀,完全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疯狂对外侵略。他们国内的经济听说是一团糟,连吃的也困难,到处混乱不堪。他们的侵略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反对。,失道寡助,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他们最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上午连队继续进行抬炮训练。我在家听了一个上午的收音机,主要是国际新闻。具体点说是关心印度支那的战局。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关心国际形势,过去看到其他有的地方发生战争,觉得那是太遥远的事情,与我无关,没想到现在战争落在自己头上来了。所以这是形势所迫非听国际形势不可。其他的事暂时不必考虑。

  下午去团修理所,把方向盘做战前最后一次校正。连队其他干部去十一连参加观摩演习,我带队继续训练。

  这几天天气真怪,阴天多,几乎看不见太阳,天老是阴着个脸,浓云一层压一层,好像孕育着骤雨,却又不见下雨,即使下雨也是一阵一阵的,比前几天冷多了。一场殊死的战斗好像很遥远,但又很紧迫的就要来到了,就像这几天的天气。

  我们在基层连队,好像感觉不到很紧,上级却紧张得很,都很少休息。但我们却不然。这大概就是紧下面松吧。不管怎么样,这场战争打不可了。

  好几天没有写日记了,也不是因为忙,有时忘记了,有事是心里很烦。这几天是正常训练,局势好像平静多了,没有前一段那么紧张。准备的时间太长了,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打仗,大家都等着着急。

  春节已经很近了,今天是小年,连队离开了营地,什么也没有。驻扎的这个村子很穷,队里的干部听说昨晚在开会研究给我们部队准备点什么过年礼物,但我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中午司务长来连队报告,说村子里把预备种花生的种子送到炊事班来了。连长说:不能要老乡的东西,退回去!司务长满脸难色说:退不了了,他们就知道我们不会要,晚上悄悄地把花生种子炒熟了,当不成种子了!还动员各家各户包了很多粽子送过来。说,那就没办法了,我们给人家付钱。

  我们在一旁听了真的很。以前只在电影上看到老百姓怎么对待人民军队,今天是亲眼看到了。晚上就吃的粽子,一个有几乎一斤重,除了糯米,里面还包着红枣,黄豆,咸鱼,花生等。和我们老家的不一样。我们老家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今天是小年也吃粽子了。

  这个村子在大山深处,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甘蔗,红薯,水稻也不多,总的来说很贫困,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尽量想让我们吃得更好一些,真的是难为他们了。房东郭队长好喝酒,但喝的是8分钱一斤的红薯酒,他老是让我们也喝。我们都婉言谢绝了。

  晚上,我去村子里的小学,教小学生们唱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完全不知道大战在即。

  鞭炮在响着。多天都是下雨,天空布满,叫烦。今天开眼了,也许知道我们要过除夕,艳阳高照。太阳不仅给人带来温暖,也给增添了生机。空气里扩散着的味道。人们都在忙着,买年货,贴春联,老百姓家里都在炸花生,包粽子(这是本地的风俗,过年吃粽子,长方形的,有两个馒头大,糯米里面包着猪肉,花生等)给人一个过佳节的感觉。记得小时候是多么盼着过年,春节几乎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每到这几天,人们都放了假,愉快的过春节。小孩子们就要穿新衣服,缠着父母要去逛公园,看电影....

  今天又过年了,但这个过年有别于以前任何一次,是在大战前夕过的。心里丝毫没有感到愉快,说真的,倒不如不过的好,毕竟“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家里怎么样呢?年迈的父母多么盼望远方的儿女能回家团圆啊。三个春节了,几度春风几度秋,儿郎欲归又远游;北去鸿雁捎信飞,问吾父母可白头?前程漫漫崎岖,归期渺渺荠草愁,再度春风愿父母,洒酒狂饮黄鹤楼。

  一大早,我在房东的厨房看见郭队长的老伴在一个人抹眼泪,原来是郭队长把家里仅有的三只鸡杀了一只,还在院子里用锄头刨出一瓶桂林产的三花酒,准备和我们连部一起吃个年夜饭。听说那瓶价值3元多的酒,在院子里埋了5年多,郭队长一直没舍得喝,今天是大年夜,他的两个儿子也将和我们一起上前线之前,他说,不知大家能否活着回来,就算给大家壮行了。我们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

  一阵轰鸣声,惊飞起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像在谁了它们的新年快乐,鞭炮声变成了大炮的怒吼,一阵追着一阵,大地在颤抖,一团团浓烟升起,机枪声和各种炮声代替了节日的礼花爆竹,这是今天上午进行的合成演习。

  下午归来,在左江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水很清澈,但有点冷,毕竟是冬天,老百姓都在用树枝烤火呢。本来不准备洗澡的,但感到过年了,应该把旧的东西都送走,也顾不得冷,跳进江里洗了个痛快。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衣服全换了,磨蹭了二个多小时才会。

  晚上和房东一家吃了年夜饭,接着收听中央人民的春节联欢会实况转播,节目很生动,引人入胜,许多很久没有听到的歌声和器乐声又听到了,只有在这时刻,我才忘记了身处边境,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感到新年的欢乐。

  今天是大年初一,七点钟才起床。

  今天破例放了一天假,可这里没地方可去,,也不准到处走,毕竟是临战状态。除了值班站岗的人以外,其余人可以在村子里活动。

  上午和几个战友去村子小学校打了一会儿乒乓球,下午在家里拉手风琴,好久都没有这个心情了。

  晚上营里和村子联合开军欢会,各连自己出节目,虽说演的不怎么样,但也算“欢度春节”吧。我连的战士演唱组是团里先进小组,经常代表炮团去参加师部的文艺汇演,也拿过不错的成绩,作为小组长,我多少还有些自豪。编剧,导演,演员集我一身,也开心一下吧。

  去年没过好春节,本来今年一定回家过的,不想战端又起,粉碎了我的一切遐想,明年如何呢?要是能活着回来,或许能重饮长江水。

  听说越南和我国一样都要过春节,看来战斗还得过一段时间才会开打。

  晚上营长回到连部来了,副连长找开心,一定要老连长说说恋爱经过,我们几个没成家的也起哄,让营长讲他的恋爱故事。营长别不过大家,只好说。他的故事是戏剧性的。他和她本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不过他老婆比他高几届呢,大时,老连长读初中,他老婆读高中,拉着他的手到处,也就一大姐姐带着小弟弟玩。营长说,那不是恋爱关系。后来,营长当兵了,有一次部队招飞行员,营长报了名,希望很大。部队去营长老家调查,了解他是否谈了对象,营长的那个她就在他家里,经常帮营长家里做农活和料理家务,被部队来调查的人承认是恋爱关系,结果,营长飞行员的梦黄了,营长有些恼火,可他老妈说,你有何不满意的?她帮我做了这么多,我也承认,村子里人都承认。营长是个孝子,不敢不从。听完营长的恋爱故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今天的年还真是特别!

  好几天没写日记了,战事好像平静一些,也许是还在过年吧。新兵基本上已经融和在连队了。炮班训练基本可以达到实战要求。几天来还往常一样,没有多大变化。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倒是团放映队成了最忙的。

  这些天,白天在训练,晚上几乎都有电影看。新电影虽然没出来,但很多老电影解禁了,每天都放一部。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战争片,如《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另一类是爱情片,如:《阿诗玛》、《五朵金花》、《刘三姐》、《柳堡的故事》等。

  如果说前一类是作为战争教育片还可以理解,后一类爱情片不断地放不是为了什么。连队里除了副连长和已经成了家以外,其他人(包括连长)都还没有成家,更多的人都没谈对象。有的战士笑着说:我们连女人的手都没拉过,马上上战场了,难料,部队让我们看这些电影算是安慰吗?

  我也不知领导是怎么想的,管他呢,看看总比不看要好。几天的电影比我们几年来看得电影还要多....战争与爱情,这个应该关系不大的两个事情在这次电影大餐中柔和在一起了。

  (战后总结时,大家把这次电影大餐归结到战争中很多失利的战斗与之有关。理由是:1、大战在即放爱情片对年轻的战士们情绪有很大影响,起码是没有鼓舞斗志。2、那些战争片中胜利是庆祝的镜头成了大家的教学片,导致有的连队占领某些高地后,忘乎所以,把帽子(钢盔)往上空抛,挥舞红旗大叫:我们胜利了,结果,那些躲在隐蔽洞里的敌人,用机枪和冲锋枪向我们扫射,死伤不少人。看来,对战斗连队来说,连看什么电影也值得以后的部队领导考虑)。

  久盼的战斗命令终于下达了。军部率127师、128师、军炮兵团、军高炮团在针对越南的禄平、谅山方向,消灭该地区之敌。我们向宁明县的爱店地区集结。第一梯队已经上去,我火箭炮营十一连于今天上午七点三十分出发,其他部队也已经开赴前线,我连暂时不动(好钢看来要放在刀刃上了)。但我连的司机班已经出发两天了,去执行运送步兵的任务,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估计今晚可以到。我们做好了出发的一切准备,但汽车没到,炮弹和其他物质都不能装车,明天上午就要出发,我们都很着急。晚上是不可能睡觉了,我查了一班岗哨,思绪很乱,搞不清要干什么。东西已经完毕,现在是晚上十点多,还是抓紧时间歇一会儿。

  凌晨三点,司机班回来了,顾不上休息,全连紧急装车,炮弹和其他物质、火炮全部上车。老乡们听说我们要开拔了,一大早就来到出发地点,送了很多甘蔗,连长说不用,但老乡们把一捆捆的甘蔗往汽车上扔。我们只好收下。

  汽车开动了,离开了住了近一个月的安定村,沿着南宁至凭祥的公急驶。公是土质的,坑洼不平,坐在车上感觉颠簸很大,很不舒服。车后扬起的尘土盖满浑身上下都是黄土,简直成了土人,大概这也是当兵特有的标志吧

  沿都是部队,炮兵在中间走,两旁是步兵和支前的民兵。和我们迎面而来的是边境上的老百姓,很多人挑着箩筐,前面坐着一个小孩,后面可能是带的粮食,向后方撤退。这个情景以前只在电影里看过,没想到今天亲眼所见。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行进的上,我看见从我团指挥连调到步兵团去当排长的老乡陈德宝,他也看见了我,大喊:给我来点粮食!我知道他要烟,我也不太多,半包烟留下几支,剩下的全扔给了他。同时让车上的5炮班把甘蔗扔几捆给步兵战友。然后一向南。

  晚上十二点到达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黑乎乎的看不清什么,背着背包找了很久才找到住房,老乡全撤走了,全是空房,我们连部住在楼上,这时是有饿又困,炊事班是好样的,不愧是全师第一的炊事班,用最快的速度总算做了一锅面疙瘩,我吃了一碗,脸都没洗都睡了。

  第二天清晨6点钟起床,赶紧打背包等待出发。结果一天也没有接到出发的命令,只好原地待命。下午睡了一觉,到三点钟才起床,吃过晚饭,不知不觉就到晚上八点钟了,又接到命令要挖防空洞,从晚上八点半挖到夜晚十二点。左手都打起了血泡。

  趁着间隙,我抓紧时间把昨天没写的日记补上。

  (2月16日补写)

关键词:永州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赞助: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