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年来,永州旅游业不断壮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十五”以来,永州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年均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18%以上的增速,五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9亿元,占“十五”期间P总量的3.2%。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2.4%;旅游收入占P的比重为4.6%,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是交通设施大为改善,随着洛湛铁、衡枣高速、永连公三大交通动脉的正式通车,永州的交通条件已大幅改善,永州融入“珠三角”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进入“十一五”,永州继续将发展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二广高速、厦成高速、洛湛铁南段、S323、S217、S215等出省跨境通道正加紧建设,永州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永州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径更为便捷。二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已建成营业并准备申报三星级以上酒店9家,正按三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5家,全市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 (三)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奇峰秀岭逶迤蜿蜒,河川溪涧纵横交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一是人文景观丰厚。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舜德之源、稻作之源、制陶之源和瑶族发祥之源。境内有舜葬之地----九嶷山舜帝陵,“天下谷源、陶本”的玉蟾言,瑶族发祥之地----江永千家洞,全国最大的露天碑林----浯溪碑林。一批古代名人在永州留下珍贵而鲜活的思想和印迹,柳元的惜民思想,怀素书法的精深,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女书”的神秘莫测和瑶文化的千姿百态等,无一不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人们感怀“永州是一本书”。二是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湘江源头,潇水、湘江贯穿全境;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全境山水相间,郁郁葱葱,生态良好,风景独特;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供开发的溶洞很多,游人感叹“永州是一幅画”。三是民俗风情古朴。永州是瑶族居住区之一,瑶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如“盘王节”、“赶鸟节”、“龙舟竞渡”、舞龙(狮)”、“坐歌堂”等民间风俗。 (四)旅游产品开发提速。当前,全市拥有正式接待游客的景区(点)30处,其中3A景区(点)3处,旅游产品开发取得较大进展。一是传统旅游产品的加快提质。去年以来,全面启动了景区(点)创等级工作;阳明山、浯溪碑林、金沙滩已被正式批准为3景区(点)。二是旅游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陆续开发了潇湘平湖、三圣湖、金洞金沙滩等新产品;开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这些新开发景点均已正式接待游客。三是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力度加大。全市已开发拥有近400个品种的本地土特产旅游商品。 (五)宣传促销力度加大。近年来,永州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越发重视,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强化旅游主题形象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进一步凸显。一是打造旅游宣传促销平台。近几年,每年都举办舜文化节、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瑶文化旅游节、祭柳、金洞漂流推介会等各类节庆活动,以提升人气。同时,编印了《永州旅游导游图》,印制了招贴画,建立了《永州旅游网站》,积极向外推介。二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积极主动与桂林、广州、贺州及郴州、衡阳、长沙等地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先后与本省、广西、广东一些周边市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与郴州、衡阳联手打造大湘南旅游圈;与广(我是粘上的,还有些粘不下,你上那里查吧)
网友评论 ()条 查看